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及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偶然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依据题干数据,捐赠额20 000(元)>应纳税所得额的30%=60 000×30%=18 000(元),捐赠可扣除金额为18 000(元);应纳税额=(60 000-18 000)×20%=8 4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个人所得税的非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183天的个人。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安娜于2022年10月25日入境、2023年5月20日离境,其在2022年和2023年在中国境内居住分别均不满183天,所以安娜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非居民。
【选项A、B、D错误】个人所得税的居民,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及国家机关向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个人所得税的法定减免项目:
①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选项E】
②因自然灾害遭受重大损失的。【选项D】
减征具体幅度和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选项A错误】保险赔款属于个人所得税的法定免税项目。
【选项B、C错误】法律援助人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规定获得的法律援助补贴、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均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其他免税或暂免征收项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E。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无须办理年度汇算的情形:
①年度汇算需补税但综合所得收入全年不超过12万元的;【选项A】
②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
③已预缴税额与年度汇算应纳税额一致的;【选项C】
④符合年度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