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税法(Ⅱ)》模拟试卷(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自然人居民身份的一般判定标准包括法律标准、住所标准和停留时间标准。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股权转让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企业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股权转让所得=1000-800=200(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会计上计提的折旧=800×(1-8%)/5×6/12=73.6(万元);所得税允许扣除的折旧=800×(1-8%)/10×6/12=36.8(万元);所以,安全设备折旧费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额为36.8万元(73.6-36.8)。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根据个人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在计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在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的项目是(  )。
  • A.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
  • B.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罚款
  • C.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支出
  • D.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季度奖金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个体工商户的下列支出不得扣除:(1)个人所得税税款;(2)税收滞纳金;(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4)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5)赞助支出;(6)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7)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8)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此外,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下列情形中,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的有(  )。

  • A.取得经营所得的
  • B.纳税人取得综合所得需办理汇算清缴的
  • C.有来源于境外所得的
  • D.因移居境外但未注销中国户籍的
  • E.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答案解析
答案: A,B,C,E
答案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1)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2)取得应税所得(如经营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3)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4)取得境外所得;(5)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6)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7)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赡养老人,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选项C当选。

[要求2]
答案解析:

住房贷款利息,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选项B当选。

[要求3]
答案解析:

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1000元,选项C当选。

[要求4]
答案解析:张先生转让房屋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30-100-13.8-3)×10000×20%=226400(元)。
[要求5]
答案解析: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要求6]
答案解析: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限额=30000×30%=9000(元),小于实际捐赠金额10000元,所以个人所得税税前只能扣除捐赠额9000元。张先生中奖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0-9000)×20%=42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