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额法下,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出售、转让、报废等),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不再予以递延,选项A正确;
总额法下,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该在收到当期确认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选项B正确;
净额法下,企业先收到补助资金,再按照政府要求将补助资金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应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选项C正确;
净额法下,因为与资产相关政府补助初始确认时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所以退回时调整相关资产账面价值,选项D正确。

“债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在合并报表中均可存在。而“少数股东权益”和“少数股东损益”是合并报表中子公司的少数股东对子公司的净资产享有份额,在个别报表中不存在此两项项目。

如果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可以转回以前因该因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本题已根据最新教材改编)甲公司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21年4月20日。甲公司在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20日期间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021年1月5日,甲公司于2020年11月3日销售给乙公司并已确认收入和收讫款项的一批产品,由于质量问题,乙公司提出销售折让要求,经双方协商,甲公司以银行存款向乙公司退回100万元的货款及相应的增值税税款13万元,并取得税务机关开具的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
资料二:2021年2月5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55000万元从非关联方处取得丙公司55%的股权,并取得丙公司的控制权,在此之前甲公司持有丙公司5%的股权,并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原5%股权投资初始入账金额为4500万元。在2021年2月5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分别为4900万元和5000万元。甲公司原购买丙公司5%的股权和后续购买55%的股权不构成“一揽子交易”。
资料三:2021年3月10日,注册会计师就甲公司20年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商誉减值问题与甲公司进行沟通,注册会计师认为甲公司2020年度多计提商誉减值20000万元,并要求甲公司予以调整,甲公司接受了该意见。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
其他资料:本题不考虑除增值税以外的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甲公司2021年1月5日给予乙公司的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
贷:其他应付款113
借:其他应付款113
贷:银行存款113
借:盈余公积(100×10%)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00×90%)9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主营业务收入100
甲公司2021年2月5日购买丙公司股权属于当期新发生事项,不属于资产负债日后调整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55000+5000)60000
贷:银行存款55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500
——公允价值变动400
投资收益100
甲公司2021年3月10日调整商誉减值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商誉减值准备20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20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资产减值损失20000
贷:盈余公积(20000×10%)2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0000×90%)18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