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会计主体说法不正确的有(    )。
  • A.子公司、分公司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
  •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 C.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 D.当企业与供应商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 A,D
答案解析:

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才能成为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选项A说法错误;企业只核算本企业的经济业务,不能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来处理,选项D错误;综上知,本题的选项为AD。


【知识点拓展】

会计主体不等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注意]

①一个法律主体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②一个会计主体可能由多个法律主体组成。

③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可能不是法律主体。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一章 第1节 会计基本理论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
  • A.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
  • 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
  •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 D.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知识点拓展】

会计职能的具体内容: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有关会计主体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若干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也是会计主体
  • B.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 C.会计主体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时间范围
  • D.

    会计主体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会计主体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C选项说法不正确。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选项D说法正确。


【知识点拓展】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企业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原则基础上的。

3.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4.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对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A公司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预付本年度全年保险费2 400元;支付上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 000元(已预提);支付本月办公费800元。按权责发生制计入本月的费用为(    )元。
  • A.1 000
  • B.3 200
  • C.3 800
  • D.6 20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权责发生制(看事不看钱),以取得收钱的权利和产生付钱的义务为标志确认收入和费用。A公司1月份发生的费用为支付的本月保险费和办公费,因此,计入本月的费用为2 400÷12+800=1 000(元)。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注意]

①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②我国事业单位,除其部分经营业务外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记账。

③我国政府会计,其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而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工会会计、社会保险基金等基金(资金)会计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关性要求的有(    )。
  • A.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或费用
  • B.能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
  • C.可以根据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 D.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选项A属于谨慎性要求;选项D属于可靠性要求。


知识点拓展

相关性,例如:

1.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企业实际的盈利能力,同时还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2.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和预测企业资产流动性和支付能力;

3.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区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4.实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者作出决策过程中的谨慎性;

5.适度引入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符合可比性信息质量要求的有(    )。
  • A.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可比
  • B.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可比
  • C.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D.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后期间不得变更
答案解析
答案: A,B
答案解析:

可比性包括两层含义: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选项A和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C属于可理解性的要求;选项D正确的表述为: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以后期间不得随意变更。


【知识点拓展】

1.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例如,企业不同时期采用一致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主要包括8个方面: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