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选项A),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选项C)以及其他收入(选项B、D)。

依照中国法律、行政法规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知识点拓展】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纳税人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
但不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的税金有:(1)允许抵扣的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税款。

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而不是当月。
【知识点拓展】
企业应当自生产性生物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
【知识点拓展】
企业的免税收入:
①国债利息收入(国债转让收入属于“转让财产收入”,不免税);
②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③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④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免税);
⑤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
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的收入。
[注意]
从非上市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从上市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持有时间不足 12 个月,征税;持有时间已满12个月,免税。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选项C);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选项A、D);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选项B);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注意]
纳税人签发空头支票,银行按规定处以罚款,属于行政性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1)本题应采用直接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2)免税投资收益80万元不计入,各项不得扣除的项目(5万元、30万元、10万元、50万元)不减除,甲公司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 000+20+300-3 500=1 820(万元)。
【知识点拓展】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计算原则
①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同时结合收付实现制原则。
②会计核算 ( 依据会计准则 ) 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以税收法律法规为准。
(2)计算方法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项目。
选项A、D,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选项B,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选项C,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实行按月预缴,应当自月份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知识点拓展】
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1)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 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所以排除A、B选项;
(2)对企业投资者持有2019~2027年发行的铁路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排除C选项。
【知识点拓展】
债券利息减免税
①企业取得2012年及以后年度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②2021年11月7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境外投资机构投资境内债券市场取得的债券利息收入,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
③企业持有2019-2027年发行的铁路债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