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范围的是(    )。
  • A.应付短期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
  • B.应付供应商的货款
  • C.应付给职工的薪酬
  • D.应付供应商代垫的运杂费
本题来源:第四章 第2节 应付及预收款项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选项A计入其他应付款;选项B、D均计入应付账款;选项C计入应付职工薪酬。


【知识点拓展】

1.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2.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内容主要有下列几项:

1)应付短期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

2)应付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金;

3)租入包装物的租金;

4)出租或出借包装物向客户收取的押金;

5)存入保证金等。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付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企业无力支付票款,由于商业汇票已经失效,企业应将应付票据按账面余额转作应付账款,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做题时应注意区分题干问的是“商业承兑汇票”还是“银行承兑汇票”,两种承兑汇票处理方式不同,注意辨析。


【知识点拓展】

应付票据的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1.开出商业汇票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服务。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2.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到期偿还应付票据。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4.商业汇票到期,若企业无力支付票款。

1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2银行承兑汇票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有关应付票据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 A.企业开出商业汇票时,按其票面金额贷记“应付票据”
  • B.不带息应付票据到期支付时,按票面金额结转
  • C.企业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 D.企业到期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应按账面金额转入“应付账款”
答案解析
答案: A,B,C
答案解析:

企业到期无力支付的银行承兑汇票,应按账面金额转入“短期借款”,选项D错误。


【知识点拓展】

应付票据的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1.开出商业汇票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服务。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材料采购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票据

2.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

借:财务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到期偿还应付票据。

借:应付票据

  贷:银行存款

4.商业汇票到期,若企业无力支付票款。

1商业承兑汇票

借:应付票据

  贷:应付账款

2银行承兑汇票

借:应付票据

  贷:短期借款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应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有(    )。
  • A.应付的租入包装物租金
  • B.为职工垫付的医药费
  • C.应付的客户存入保证金
  • D.应付的短期租入固定资产租金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

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如应付租入包装物租金、存入保证金、应付短期租赁固定资产租金等。选项B,应计入其他应收款。


【知识点拓展】

1.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2.其他应付款的核算内容主要有下列几项:

1)应付短期租赁固定资产的租金;

2)应付低价值资产租赁的租金;

3)租入包装物的租金;

4)出租或出借包装物向客户收取的押金;

5)存入保证金等。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题干表述可简单理解为:“合同负债”科目核算企业应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而企业之所以负有向客户转让商品的义务,是因为企业已经达到了两种状态:要么是企业已经从客户那里收取了相应对价;要么是企业已经从客户那里取得了无条件收取对价的权利(有权利但可能还没收钱,所以此处书本表述为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 提示:抓住“义务”两个字,联系负债的特征之一“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企业支付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时,应借记“财务费用”科目。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