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权责发生制,赊购1万元办公用品,应确认为6月份的费用;预付第三季度(7月、8月和9月)办公用房的租金,每个月应分摊的租金=15÷3=5(万元),不确认为6月的费用;支付第二季度(4月、5月和6月)短期借款利息,每个月应分摊的利息费用=1.2÷3=0.4(万元 ),确认为6月的费用为0.4万元。故,6月份应确认的费用=办公用品费+利息费用=1+0.4=1.4(万元),选项C正确。
【知识点拓展】
权责发生制: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收付实现制: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知识点拓展】
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选项B错误,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选项C错误,会计拓展职能包括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和评价经营业绩,不仅仅是预测经济前景。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D。
【知识点拓展】
会计职能的具体内容: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选项A属于谨慎性要求;选项D属于可靠性要求。
【知识点拓展】
相关性,例如:
1.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企业实际的盈利能力,同时还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
2.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和预测企业资产流动性和支付能力;
3.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区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
4.实施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者作出决策过程中的谨慎性;
5.适度引入公允价值信息,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提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一般情况下,只要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就可以成为会计主体;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负有义务和承担责任的主体,才能成为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选项A说法错误;企业只核算本企业的经济业务,不能将企业与供应商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来处理,选项D错误;综上知,本题的选项为AD。
【知识点拓展】
会计主体不等同于法律主体,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注意]
①一个法律主体内部,可能存在多个会计主体。
②一个会计主体可能由多个法律主体组成。
③会计主体可能是法律主体,可能不是法律主体。

及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知识点拓展】
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中贯彻及时性要求,一是要求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要求及时处理会计信息,三是要求及时传递会计信息。

若按照权责发生制,甲公司1月份支付当年的报刊费应按月分摊,每月确认费用40元,但因该项支出金额较小,可以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将480元直接计入1月份的费用。本题支出本应该在期限内分摊,但因金额较小,不会影响信息使用者的财务决策,基于重要性原则,可以一次性计入费用。
【知识点拓展】
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功能、性质和金额大小等多方面加以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