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年1月1日周某租赁位于省会城市的商铺一间。合同约定,该商铺用于周某拟开业的个体文印社经营使用,租期3年,每月支付不含税租金5000元,增值税450元,租金按季支付,第1个月免付租金。1月10日周某的个体文印社正式对外营业,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实行查账征收并按季预缴个人所得税。2023年文印社共计取得不含税收入142万元,相关成本、费用和税费包括:雇员工资20万元,按规定标准为雇员缴纳“五险一金”2.5万元;周某工资24万元,为周某缴纳补充养老保险3.5万元;其他经营支出及相关税费合计56万元,鉴于文印社经营情况稳定,5月31日周某从原任职公司辞职后专营文印社。2023年1月-5月,周某每月从原任职公司领取工资1万元,公司按规定为其代扣代缴“三险一金”和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注:该文印社所在城市2022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为10万元,该文印社适用“六税两费”减半优惠政策;周某没有税法规定的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规定的其他扣除)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23年1月1日周某租赁位于省会城市的商铺一间。合同约定,该商铺用于周某拟开业的个体文印社经营使用,租期3年,每月支付不含税租金5000元,增值税450元,租金按季支付,第1个月免付租金。1月10日周某的个体文印社正式对外营业,经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实行查账征收并按季预缴个人所得税。2023年文印社共计取得不含税收入142万元,相关成本、费用和税费包括:雇员工资20万元,按规定标准为雇员缴纳“五险一金”2.5万元;周某工资24万元,为周某缴纳补充养老保险3.5万元;其他经营支出及相关税费合计56万元,鉴于文印社经营情况稳定,5月31日周某从原任职公司辞职后专营文印社。2023年1月-5月,周某每月从原任职公司领取工资1万元,公司按规定为其代扣代缴“三险一金”和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注:该文印社所在城市2022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为10万元,该文印社适用“六税两费”减半优惠政策;周某没有税法规定的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规定的其他扣除)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周某签订的商铺租赁合同应缴纳的印花税是( )元。
A.85.5B.87.5C.95.38D.98.1计算周某2023年的应税经营所得时,可税前扣除的补充养老保险是( )万元。A.0.96B.1.5C.2D.3.5不考虑6万元减除费用的情况下,2023年周某文印社的应税经营所得是( )万元
A.36B.40C.63.5D.62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于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规定的其他扣除等税前减除项目,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A.当个人既有综合所得又有经营所得时,上述税前扣除项目应首先在综合所得中扣除,未扣除完的余额可在经营所得中继续扣除B.当个人没有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时,上述税前项目一律不得扣除C.当个人没有经营所得时,上述税前减除项目应在综合所得中扣除D.当个人既有综合所得又有经营所得时,6万元的减除费用可分别在两类所得税中分摊扣除E.当个人既有综合所得又有经营所得时,上述减除项目可选择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扣除,但不得重复减除扣除假如周某选择在经营所得中减除费用6万元,则2023年周某经营所得实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 )元。A.59250B.47550C.65250D.61750假如周某选择在综合所得中减除费用6万元,则2023年周某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是( )元。A.65050B.75750C.68050D.75300应缴纳印花税=5000×(12×3-1)×0.1%×50%=87.5(元)。,业主本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扣除限额=10×3×5%=1.5(万元)<实际缴纳金额3.5万元,只能按1.5万元扣除。,不考虑减除费用时,文印社的应税经营所得=142-20-2.5-1.5-56=62(万元)。
,选项A、D,纳税人当年同时取得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的,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申报减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但不得重复申报减除。,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620000-60000)×35%-65500]×50%=65250(元)。,(1)如果在综合所得中减除费用6万元,工资、薪金所得为5万元,应纳税所得额<0,综合所得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2)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620000×35%-65500)×50%=75750(元)。
查看答案 - 甲企业属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3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12000万元、营业外收入1600万元、投资收益﹣200万元,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支出合计98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0万元,甲企业自行核算的会计利润总额3000万元。2024年3月,经聘请的税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2023年甲企业核算中存在以下情况:(1)本年度实际支付工资总额500万元(含残疾人工资20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80万元、工会经费1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00万元(含职工培训费用40万元),为企业全体员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30万元,为部分高管支付补充医疗保险费27万元。上述支出均已计入成本费用。(2)销售费用中含广告费600万元,管理费用中含业务招待费80万元,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加计扣除规定的研发费用800万元。(3)营业外支出中包含通过符合税法条件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支付的公益性捐赠金额400万元,支付非专利技术赔偿款10万元。(4)投资收益包括国债利息收入100万元、依据被投资企业经营利润采取权益法核算所确认的投资损失300万元。(注:甲企业经税务机关确认的获利年度是2021年,享受“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企业符合安置残疾人员相关条件;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2022年尚未在税前扣除的广告费10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企业属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3年度取得主营业务收入12000万元、营业外收入1600万元、投资收益﹣200万元,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支出合计9800万元,营业外支出600万元,甲企业自行核算的会计利润总额3000万元。2024年3月,经聘请的税务师事务所审核,发现2023年甲企业核算中存在以下情况:(1)本年度实际支付工资总额500万元(含残疾人工资20万元),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80万元、工会经费10万元、职工教育经费100万元(含职工培训费用40万元),为企业全体员工支付补充养老保险费30万元,为部分高管支付补充医疗保险费27万元。上述支出均已计入成本费用。(2)销售费用中含广告费600万元,管理费用中含业务招待费80万元,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加计扣除规定的研发费用800万元。(3)营业外支出中包含通过符合税法条件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支付的公益性捐赠金额400万元,支付非专利技术赔偿款10万元。(4)投资收益包括国债利息收入100万元、依据被投资企业经营利润采取权益法核算所确认的投资损失300万元。(注:甲企业经税务机关确认的获利年度是2021年,享受“两免三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企业符合安置残疾人员相关条件;取得《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2022年尚未在税前扣除的广告费100万元)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企业2023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共计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A.80B.30C.25.6D.65.6
该企业2023年实际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共计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7B.32C.2D.5该企业2023年实际发生的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和研究开发费用,共计应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
A.﹣1028
B.﹣968
C.﹣880D.﹣868该企业2023年下列业务税务处理,符合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的有( )。
A.安置残疾人工资支出加计扣除20万元B.非专利技术赔偿款10万元税前可以扣除C.公益性捐赠纳税调增40万元
D.国债利息收入100万元属于免税收入E.采取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损失300万元可以扣除
该企业2023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万元。A.2454B.2254C.2314D.1954该企业2023年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A.169.05B.225.4C.281.75D.289.25(1)甲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80万元,不超过扣工资薪金支出14%的部分准予扣除,扣除限额=500×14%=70(万元)<实际发生额80万元,应纳税调增10万元。
(2)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应单独进行核算并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职工培训费用40万元可以据实扣除。职工教育经费扣除限额=500×8%=40(万元)<扣除职工培训费用后的职工教育经费60万元,应纳税调增20万元。
(3)合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0+10=30(万元)。
,(1)甲企业为本企业任职或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的扣除限额=500×5%=25(万元)<实际发生额30万元,应纳税调增5万元。
(2)甲企业只为高管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用27万元,不得扣除。
(3)合计调增应纳税所得额=5+27=32(万元)。
,(1)甲企业广告费业务宣传费扣除限额=12000×15%=1800(万元)>当年发生广告费业务宣传费600万元,可以据实全额扣除,同时调减上年度结转未扣除广告费100万元。
(2)业务招待费限额1=12000×0.5%=60(万元)>限额2=80×60%=48(万元),扣除限额为48万元,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80-48=32(万元)。
(3)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20%,应调减应纳税所得额=800×120%=960(万元)。
(4)合计调整应纳税所得额=32-100-960=﹣1028(万元)。
,选项E,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企业不得调整减少其投资成本也不得将其确认为投资损失。采取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损失300万元,不可以在税前扣除。,应纳税所得额=3000-20+30+32-1028+40-100+300=2254(万元)。,202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2254×25%×50%=281.75(万元)。查看答案 - 某粮油加工企业,2023年相关业务如下:(1)1月销售食用油一批,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金额为100万元;当月委托运输企业将该批食用油运抵客户,合同注明不含增值税运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装卸费0.5万元。(2)6月30日将年初账面原值200万元的仓库用于为其他企业存储货物,合同约定期限1年,每月收取不含增值税仓储费3万元。(3)1月购置新建厂房一间,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金额300万元,当月交付使用,4月对厂房进行排水改造,签订施工合同,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金额30万元,当期完成改造并调增厂房账面原值。10月底将其中价值100万元的部分出租并交付给承租方,合同约定租期3年,每月不含增值税租金2万元,前2个月免租金。(注: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企业不符合“六税两费”减半优惠政策的条件,不考虑其他税费)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某粮油加工企业,2023年相关业务如下:(1)1月销售食用油一批,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金额为100万元;当月委托运输企业将该批食用油运抵客户,合同注明不含增值税运费1万元,不含增值税装卸费0.5万元。(2)6月30日将年初账面原值200万元的仓库用于为其他企业存储货物,合同约定期限1年,每月收取不含增值税仓储费3万元。(3)1月购置新建厂房一间,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金额300万元,当月交付使用,4月对厂房进行排水改造,签订施工合同,合同约定不含增值税金额30万元,当期完成改造并调增厂房账面原值。10月底将其中价值100万元的部分出租并交付给承租方,合同约定租期3年,每月不含增值税租金2万元,前2个月免租金。(注:计算房产余值的扣除比例为20%,企业不符合“六税两费”减半优惠政策的条件,不考虑其他税费)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企业业务(1)和业务(2)应缴纳的印花税是( )元。A.363B.364C.663D.664.5
该企业业务(2)全年应缴纳的房产税是( )元。
A.31200B.19200C.31600D.33600该企业业务(3)应缴纳的印花税是( )元。
A.1670B.1710C.2310D.2270该企业业务(3)全年应缴纳的房产税是( )元。
A.28320B.28560C.31560D.32320
业务(1)应缴纳印花税=1000000×0.03%+10000×0.03%=303(元);业务(2)应缴纳印花税=30000×12×0.1%=360(元);合计应缴纳印花税=303+360=663(元)。,全年应缴纳房产税=200×10000×(1-20%)×1.2%=19200(元)。
,业务(3)应缴纳印花税=3000000×0.05%+300000×0.03%+20000×(12×3-2)×0.1%=2270(元)。,业务(3)应缴纳房产税=300×10000×(1-20%)×1.2%×3÷12+330×10000×(1-20%)×1.2%×6÷12+330×10000×(1-20%)×1.2%×2÷12=28320(元)。查看答案 - 中国某居民企业持有境外子公司40%股权,2023年相关涉税信息如下:(1)国内业务实现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2)取得境外子公司股息90万元,所在国已经征收了预提所得税。(注:子公司所在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2023年子公司享受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我国与子公司所在国签署税收协定中有税收饶让条款)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国某居民企业持有境外子公司40%股权,2023年相关涉税信息如下:(1)国内业务实现应纳税所得额500万元。(2)取得境外子公司股息90万元,所在国已经征收了预提所得税。(注:子公司所在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预提所得税税率为10%,2023年子公司享受减半企业所得税优惠,我国与子公司所在国签署税收协定中有税收饶让条款)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企业2023年境外所得的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为( )万元。
A.90B.100C.111.11D.125该企业2023年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万元。A.10B.11.11C.22.22D.27.78该企业2023年境外所得的企业所得税抵免限额为( )万元。A.22.5B.25C.27.78D.31.25该企业2023年境内外所得实际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A.120.56
B.125C.127.78D.130.56境外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90÷(1-10%)÷(1-20%×50%)=111.11(万元)。
,境外所得间接负担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11.11×20%×50%=11.11(万元)。
,抵免限额=111.11×25%=27.78(万元)。
,可抵免税额=10+11.11+11.11=32.22(万元)>抵免限额=111.11×25%=27.78(万元),所以实际抵免的税额为27.78万元。境内外所得应纳企业所得税=500×25%+27.78-27.78=125(万元)。查看答案 - 下列属于税务机关实施特别纳税调查,应当重点关注的企业有( )。下列属于税务机关实施特别纳税调查,应当重点关注的企业有( )。A.低于同行业利润水平B.存在长期亏损、微利或者跳跃性盈利C.由居民企业在所得税实际税负为15%的国家设立的企业,且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D.重点税源户E.与高税率国家(地区)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
税务机关实施特别纳税调查,应当重点关注具有以下风险特征的企业:
(1)关联交易金额较大或者类型较多。
(2)存在长期亏损、微利或者跳跃性盈利。
(3)低于同行业利润水平。
(4)利润水平与其所承担的功能风险不相匹配,或者分享的收益与分摊的成本不相配比。
(5)与低税国家(地区)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
(6)未按照规定进行关联申报或者准备同期资料。
(7)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低于12.5%的国家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契税计税依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契税计税依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不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B.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为所互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各自确定的价格C.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以及其他没有价格的转移土地、房屋权属行为,为税务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依法核定的价格D.先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经批准转让房地产。划拨土地性质改为出让的,承受方应以房地产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E.土地使用权及所附建筑物、构筑物等(包括在建的房屋、其他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附着物)转让的,计税依据为承受方应交付的总价款
选项A,土地使用权出让、出售,房屋买卖,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包括应交付的货币以及实物、其他经济利益对应的价款。
选项B,土地使用权互换、房屋互换,互换价格相等的,互换双方计税依据为零;互换价格不相等的,以其差额为计税依据,由支付差额的一方缴纳契税。
选项D,先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经批准转让房地产,划拨土地性质改为出让的,承受方应分别以补缴的土地出让价款和房地产权属转移合同确定的成交价格为计税依据。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印花税计税依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印花税计税依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已贴花的凭证,修改后所载金额增加的,其增加部分应当补贴印花税票
B.从价计税的合同,合同中所载金额和增值税分开注明的,以价税合计金额确定计税依据
C.针对国际货运,托运方所持的运费结算凭证,以国内运输费用为计税依据
D.流动资金周转借款合同,以最高限额为计税依据
E.同一应税凭证由两方以上当事人书立的,需将各方当事人涉及金额加总一并申报纳税选项B,从价计税的合同中所载金额和增值税分开注明的,按不含增值税的合同金额确定计税依据。
选项C,针对国际货运,托运方所持的运费结算凭证,以全程费用为计税依据。
选项E,同一应税凭证由两方以上当事人书立的,按照各自涉及的金额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查看答案 - 下列关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的企业所得税税务处理,正确的有( )。A.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B.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可以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C.零售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所签订服务协议确认的收入金额的18%以内扣除D.以现金方式支付给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机构的佣金可以扣除E.保险企业发生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8%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选项B,企业支付的手续费及佣金不得直接冲减服务协议或合同金额,并如实入账。
选项C,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机构或个人所签订服务协议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
选项D,除委托个人代理外,企业以现金等非转账方式支付的手续费佣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查看答案 - 居民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利息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可以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的有( )。居民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利息支出,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可以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的有( )。A.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B.建造购置固定资产期间的利息支出C.因生产经营需要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D.固定资产建造之前和交付使用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E.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支出选项A,企业经批准发行债券的利息支出,可以税前扣除。选项D,固定资产建造之前和交付使用之后发生的借款利息支出,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可以税前扣除。查看答案
- 下列保险费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 )。下列保险费不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有( )。A.企业缴纳的雇主责任险B.企业为其职工支付的家庭财产保险费C.企业为其职工支付的分红型商业养老保险D.企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E.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2%标准为其全体职工支付的补充医疗保险费
选项A,企业雇主责任险准予扣除。
选项D,企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准予扣除。
选项E,企业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查看答案 - 1
- 2
- 3
- 4
- 5
- 6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