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九章:业绩评价

来源:之了课堂
2025-08-12 15:25:05

在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的知识架构里,第十九章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环节。为了助力25年注会备考,之了君带来了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九章:业绩评价的相关内容,备考2025年注会的小伙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九章:业绩评价

推荐阅读: 

☞ 2025年注册会计师章节知识点各科汇总(上)注会考生速看

☞ 2025年注册会计师章节知识点各科汇总(下)注会考生抢先学

一、关键绩效指标

1.结果类:

反映企业绩效的价值指标,如投资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经济增加值、息税前利润、自由现金流量等。

2.动因类:

反映企业价值关键驱动因素的指标,如资本性支出、单位生产成本、产量、销量、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

二、平衡记分卡

1.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维度

解决的问题

常见衡量指标

财务

股东如何看待我们

投资报酬率、权益净利率、经济增加值、息税前 利润、自由现金流量、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 率等

顾客

顾客如何看待我们

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客户获得率、客户保持 率、客户获利率、战略客户数量等

内部业务流程

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交货及时率、生产负荷率、产品合格率等

学习与成长

我们是否能继续提高 并创造价值

新产品开发周期、员工满意度、员工保持率、员 工生产率、培训计划完成率、人力资本准备度、 信息资本准备度、组织资本准备度等

2.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平衡

外部与内部的平衡、成果与驱动因素的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的平衡、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三、战略地图架构

1.财务维度:

长短期对立力量的战略平衡。

2.顾客维度:

战略是基于差异化的价值主张。

3.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价值是由内部业务流程创造的(包括营运管理流程、顾客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流程和法规与社会流程)。

4.学习与成长维度:

无形资产的战略性整合(无形资产可以归纳为人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三类)。

四、绩效棱柱模型

1.绩效棱柱模型的含义

绩效棱柱模型是指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利益相关者满意为出发点,以利益相关者贡献为落脚点,以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能力为手段,用棱柱的五个构面构建三维绩效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绩效管理的方法。

2.绩效棱柱模型的应用

评价

指标

投资者

员工

客户

供应商

监管机构

利益

相关者

满意

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收益率

派息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员工满意度

工资收入增长率

人均工资

客户满意度

客户投诉率

逾期付款次数

社会贡献率

资本保值增

值率

企业

战略

可持续增长率

资本结构

研发投入比率

员工职业规划 员工福利计划

品牌意识

客户增长率

供应

关系质量

政策法规认知度

企业的环保意识

业务 流程

标准化流程比率 内部控制有效性

员工培训有效性 培训费用支出率

产品合格率 准时交货率

采购合同履约率 供应商的稳定性

环保投入率

罚款与销售

比率

组织

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 管理水平评分

员工专业技术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售后服务水平 市场管理水平

采购折扣率水平 供应链管理水平

节能减排达 标率

利益

相关者

贡献

融资成本率

员工生产率 员工保持率

客户忠诚度  客户毛利水平

供应商

产品质量水平 按时交货率

当地政府

支持度

税收优惠程度

五、经济增加值

1.基本的经济增加值

基本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报表平均总资产×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2.披露的经济增加值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提示】:

调整项目包括研究与开发费用,战略性投资的利息费用,为建立品牌、进入新市场或扩大市场份额发生的费用,折旧费用。

3.简化的经济增加值

(1)计算公式

简化的经济增加值=税后净营业利润-调整后资本×平均资本成本率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利润+(利息支出+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1-25%)

调整后资本=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带息负债-平均在建工程

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九章:业绩评价

(2)会计调整项目说明

①利息支出:企业财务报表中“财务费用”项下的“利息支出”。

②带息负债:企业带息负债情况表中带息负债合计。

③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企业财务报表中“期间费用”项下的“研发费用”和当期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开发支出(经国资委认定的投入较大的“勘探费用”视同研究开发费用调整项予以加回)。

④在建工程:企业财务报表中的符合主业规定的“在建工程”。

⑤企业经营业务主要在国(境)外的,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可予以调整。

六、经济增加值与剩余收益的对比

项目

经济增加值

剩余收益

目的

赚取超过资本成本的报酬,促进股东财富最大化

设定部门投资的最低报酬率,防止部门 利益损害整体利益

计算

公式

=调整后税后净营业利润一调整后平均资本占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税前经营利润一平均净经营资产× 税前投资报酬率

数据

调整

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税后净营业利润和资本占用

不需要调整会计数据

计算

依据

使用部门税后净营业利润和税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计算

通常使用部门税前经营利润和税前投 资报酬率计算

资本

成本

根据资本市场的机会成本计算资本成本

使用部门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主要考虑管理要求及部门个别风险的高低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九章:业绩评价”的全部内容。从财务与非财务业绩评价指标的精细区分,到关键绩效指标法、经济增加值评价法的熟练运用,再到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深度理解与灵活应用,都是学习的重点所在。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