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八章:责任会计
在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的知识体系里,第十八章责任会指引着企业各责任主体的经济行为,意义非凡。为了助力25年注会备考,之了君带来了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八章:责任会计的相关内容,备考2025年注会的小伙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阅读:
☞ 2025年注册会计师章节知识点各科汇总(上)注会考生速看
☞ 2025年注册会计师章节知识点各科汇总(下)注会考生抢先学
一、责任成本(特定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1.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通常应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责任中心有办法知道将发生什么性质的耗费(可预知)。
(2)责任中心有办法计量它的耗费(可计量)。
(3)责任中心有办法控制并调节它的耗费(可控制、可调节)。
2.责任成本与变动成本、制造成本的区别
项 目 | 责任成本 | 变动成本 | 制造成本 |
计算目的 | 评价成本控制业绩 | 经营决策 | 确定产品存货成本 和销货成本 |
成本对象 | 责任中心 | 产品 | 产品 |
成本范围 | 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 |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全部制造费用 |
共同费用 分摊原则 | 按可控原则把成本归属于不同责任中心 | 只分摊变动制造费用, 不分摊固定制造费用 | 按受益原则,谁受益谁承担,分摊全部制造费用 |
3.判别成本费用支出责任归属的原则
(1)假如责任中心通过自己的行动能有效地影响一项成本的数额,则应对这项成本负责。
(2)假如责任中心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某种资产或劳务,它就应对这些资产或劳务的成本负责。
(3)某管理人员虽然不直接决定某项成本,但是上级要求他参与有关事项,从而对该项成本的支出施加了重要影响,则他对该成本也要承担责任。
二、责任中心
1.成本中心
(1)标准成本中心:
既定产品质量和数量条件下可控的标准成本。
【提示】:
标准成本中心不对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负责,只对既定产量的投入量承担责任,即:不对固定制造费用的闲置能力差异负责。
(2)费用中心:
通常使用可控费用预算来评价费用中心的控制业绩。
【提示】:
一个费用中心的支出没有超过预算,可能该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低于计划的要求。
2.利润中心
(1)部门边际贡献
=部门销售收入-部门变动成本总额
说明作为业绩评价依据不够全面。
(2)部门可控边际贡献
=部门边际贡献-部门可控固定成本
反映了部门经理在其权限和控制范围内有效使用资源的能力。
(3)部门税前经营利润
=部门可控边际贡献-部门不可控固定成本
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公司利润的贡献,而不适合于对部门经理的评价。
3.投资中心
考核 指标 | 投资报酬率 | 剩余收益 |
计算 公式 |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 | =部门税前经营利润一部门平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税前投资报酬率 |
优点 | (1)可根据现有的责任会计资料计算; (2)可用于部门及不同行业之间比较; (3)可对整个部门的经营状况作出评价 | (1)与增加股东财富的目标一致; (2)使业绩评价与公司的目标协调一致; (3)允许使用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 |
缺点 | 部门经理会产生“次优化”行为,损害 公司利益 | (1)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 部门进行比较; (2)依赖会计数据的质量 |
【提示】:
投资中心的主要指标: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补充指标:现金回收率、剩余现金流量。
三、内部转移价格
1.市场型
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成本和毛利构成,可按下列方式确定:
(1)外销价格或活跃市场报价;
(2)可参照外部市场或预测价格制定模拟市场价;
(3)人为利润中心可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一定比例毛利。
一般适用范围:利润中心。
2.成本型
以完全成本或变动成本等相对稳定的成本数据为基础制定。
一般适用范围:成本中心。
3.协商型
企业内部供求双方通过协商机制制定。
【提示】:
协商价格一般不高于市场价,不低于单位变动成本。
一般适用范围:分权程度较高的企业。
以上就是关于“2025年注册会计师《财管》第十八章:责任会计”的全部内容。从企业组织结构与责任中心的精准划分,到责任成本的严谨核算,再到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各自考核指标与评价方法的熟练运用,都是学习的关键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