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5考季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最后一次万人模考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A原材料的减值计算如下:

有合同部分:

W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1 120-65×70%=1 074.5(万元)

W产成品的成本=1 200×70%+300×70%=1 050(万元)

有合同部分未发生减值

无合同部分:

W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1 350×30%-65×30%=385.5(万元)

W产成品的成本=1 200×30%+300×30%=450(万元)

无合同部分发生减值:

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85.5-300×30%=295.5(万元)

A原材料无合同部分的成本=1 200×30%=360(万元)

A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360-295.5)-0=64.5(万元)

Y产成品的减值计算如下:

Y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650-88=562(万元)

Y产成品的成本=700(万元)

Y产品发生减值,其减值金额=(700-562)-150=-12(万元)

综上,甲公司202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64.5-12=52.5(万元)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不定项选择题]与银行借款筹资相比,公开发行股票筹资的特点有(  )。
  • A.资本成本较低
  • B.增强公司的社会声誉
  • C.不受金融监管政策约束
  • D.不易及时形成生产能力
  • E.两权分离,有利于公司自主经营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 B,D,E
答案解析:与银行借款相比,发行股票筹资的资本成本较高,选项A错误。公开发行股票审批手续复杂严格,是要受到金融监管政策约束的,选项C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2023年1月1日以950万元购入乙公司发行的4年期债券(面值1 000万元,票面利率5%,每年末付息),并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甲公司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实际利率为6.7%。2023年末公允价值为980万元;2024年年末公允价值995万元;2025年1月处置取得价款1 010万元。不考虑税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 A.2023年计入利息收入的金额为63.65万元‌
  • B.2023年末其他综合收益余额为5.68万元
  • C.2024年确认利息收入65.28万元‌
  • D.2024年末其他债权投资账面价值为995万元‌
  • E.出售其他债权投资时,应重新计算剩余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如当前减值准备账面余额有差额的,应调整信用减值损失和其他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2023年1月1日期初摊余成本=950+10=960(万元);

2023年应确认利息收入=960×6.7%=64.32(万元);

2023年期末摊余成本=960+(64.32-1 000×5%)=974.32(万元);

2023年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980-974.32=5.68(万元);

2024年应确认利息收入=974.32×6.7%=65.28(万元);

2024年期末账面价值即为公允价值995万元。

选项A错误,选项B、C、D正确。

出售其他债权投资时,应重新计算剩余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如当前减值准备账面余额有差额的,应调整信用减值损失和其他综合收益,选项E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E
答案解析:

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10-0.3)×(P/A,5%,10)+3=77.89(万元),选项A错误;

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10-0.3)×(P/A,5%,10)=74.89(万元),选项B错误;

递延所得税资产初始计量金额=74.89×25%=18.7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初始计量金额=77.89×25%=19.47(万元),选项C正确;

2025年末甲公司应确认的利息费用=74.89×5%=3.74(万元),应确认的使用权资产折旧=77.89/10=7.79(万元),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7-3.74)×25%=1.49(万元),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7.79×25%=1.95(万元),选项D错误,选项E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当期购入材料产生差异=178.4-180=-1.6(万元),即节约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率=(-2-1.6)÷(120+180)×100%=-1.2%,该企业月末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120+180-200)×(1-1.2%)=98.8(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发生了下列交易或事项:

资料一:2025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 200万元的价格向戊公司出售一栋建筑物。交易时,该建筑物的账面价值是1 200万元。同时,甲公司与戊公司签订了合同,取得了该建筑物5年的使用权(全部剩余使用年限为18年),将其作为行政管理之用,年租金为非取决于指数和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于每年年末支付。根据交易的条款和条件,甲公司与戊公司的转让交易属于收入准则界定的销售,该建筑物在销售当日的公允价值为2 200万元。甲公司的增量借款利率为3%,不考虑初始直接费用。

甲公司根据经验估计的各期租赁付款额如下表:

单位:元

支付日期

预期租赁付款额

2025年12月31日

1 172 135.56 

2026年12月31日

1 199 293.33 

2027年12月31日

1 212 970.00 

2028年12月31日

1 223 456.67 

2029年12月31日

1 199 256.67 

合计

6 007 112.22 

资料二:2025年12月10日,甲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向客户赊销一件W产品,总价为298万元,按照法律规定提供1年的免费质保,甲公司额外提供2年的质保期,在此期间如发生质量问题,甲公司负责维修或更换。W产品单独售价为295万元,延长2年的质保期单独售价为5万元。W产品单位成本为250万元。

资料三:2025年12月31日,经甲公司董事会批准,甲公司与非关联公司M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资产转让协议,将一项原价为1 200万元,至签订协议时累计折旧为300万元的固定资产,以9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M公司。双方约定于2026年3月31日前完成转让资产的交割。甲公司预计上述转让将发生30万元出售费用。

资料四:2025年12月31日,甲公司向戊公司支付租金1 213 923.33元。

假定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等因素的影响。

已知(P/F,3%,1)=0.9709;(P/F,3%,2)=0.9426;(P/F,3%,3)=0.9151;(P/F,3%,4)=0.8885;(P/F,3%,5)=0.8626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W产品延长2年的质保服务构成单项履约义务,1年免费质保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应按照或有事项的规则处理。

甲公司应将交易价格在W产品和延长2年的质保服务之间按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确认W产品销售收入=298/(295+5)×295=293.03(万元),确认合同负债=298/(295+5)×5=4.97(万元),确认的合同负债在延保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甲公司因该业务影响损益的金额=293.03-250=43.03(万元)。

[要求2]
答案解析:

甲公司拟出售的资产在2025年年末已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条件,选项A错误。

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资产核算,并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时停止计提折旧,选项C错误。

固定资产当月减少,当月仍需计提折旧,选项D错误。

[要求3]
答案解析:

甲公司应确认的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1 172 135.56× (P/F,3%,1)+1 199 293.33×(P/F,3%,2)+1 212 970×(P/F,3%,3)+1 223 456.67×(P/F,3%,4)+1 199 256.67×(P/F,3%,5)=5 499 989.21(元);

2025年应摊销利息费用=5 499 989.21×3%=164 999.68(元);

2025年应减少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 172 135.56(元);

综上,2025年年末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5 499 989.21-(1 172 135.56-164 999.68)=4 492 853.33(元)。

[要求4]
答案解析:

甲公司应确认的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12 000 000×5 499 989.21/22 000 000=3 000 000(元)=300(万元);

2025年年末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5=240(万元)。

[要求5]
答案解析:甲公司应确认的资产转让利得=(2 200-1 200)×(22 000 000-5 499 989.21)/22 000 000=750(万元)。
[要求6]
答案解析:

(1)持有待售业务: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

(2)产品销售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93.03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50万元;

(3)售后租回业务:

资产转让利得750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60万元(300/5),租赁负债摊销利息16.5万元(164 999.68元),实际支付租金和预计租金的差异应登记损益4.2万元(1 213 923.33-1 172 135.56);

综上,影响损益金额=-20+293.03-250+750-60-16.5-4.2=692.33(万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