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原材料的减值计算如下:
有合同部分:
W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1 120-65×70%=1 074.5(万元)
W产成品的成本=1 200×70%+300×70%=1 050(万元)
有合同部分未发生减值
无合同部分:
W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1 350×30%-65×30%=385.5(万元)
W产成品的成本=1 200×30%+300×30%=450(万元)
无合同部分发生减值:
A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385.5-300×30%=295.5(万元)
A原材料无合同部分的成本=1 200×30%=360(万元)
A原材料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360-295.5)-0=64.5(万元)
Y产成品的减值计算如下:
Y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650-88=562(万元)
Y产成品的成本=700(万元)
Y产品发生减值,其减值金额=(700-562)-150=-12(万元)
综上,甲公司2025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64.5-12=52.5(万元)


2023年1月1日期初摊余成本=950+10=960(万元);
2023年应确认利息收入=960×6.7%=64.32(万元);
2023年期末摊余成本=960+(64.32-1 000×5%)=974.32(万元);
2023年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980-974.32=5.68(万元);
2024年应确认利息收入=974.32×6.7%=65.28(万元);
2024年期末账面价值即为公允价值995万元。
选项A错误,选项B、C、D正确。
出售其他债权投资时,应重新计算剩余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如当前减值准备账面余额有差额的,应调整信用减值损失和其他综合收益,选项E错误。

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10-0.3)×(P/A,5%,10)+3=77.89(万元),选项A错误;
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10-0.3)×(P/A,5%,10)=74.89(万元),选项B错误;
递延所得税资产初始计量金额=74.89×25%=18.7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初始计量金额=77.89×25%=19.47(万元),选项C正确;
2025年末甲公司应确认的利息费用=74.89×5%=3.74(万元),应确认的使用权资产折旧=77.89/10=7.79(万元),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7-3.74)×25%=1.49(万元),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7.79×25%=1.95(万元),选项D错误,选项E正确。


W产品延长2年的质保服务构成单项履约义务,1年免费质保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应按照或有事项的规则处理。
甲公司应将交易价格在W产品和延长2年的质保服务之间按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确认W产品销售收入=298/(295+5)×295=293.03(万元),确认合同负债=298/(295+5)×5=4.97(万元),确认的合同负债在延保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甲公司因该业务影响损益的金额=293.03-250=43.03(万元)。
甲公司拟出售的资产在2025年年末已满足划分为持有待售固定资产的条件,选项A错误。
对于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持有待售资产核算,并按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进行计量,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时停止计提折旧,选项C错误。
固定资产当月减少,当月仍需计提折旧,选项D错误。
甲公司应确认的租赁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1 172 135.56× (P/F,3%,1)+1 199 293.33×(P/F,3%,2)+1 212 970×(P/F,3%,3)+1 223 456.67×(P/F,3%,4)+1 199 256.67×(P/F,3%,5)=5 499 989.21(元);
2025年应摊销利息费用=5 499 989.21×3%=164 999.68(元);
2025年应减少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1 172 135.56(元);
综上,2025年年末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5 499 989.21-(1 172 135.56-164 999.68)=4 492 853.33(元)。
甲公司应确认的使用权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12 000 000×5 499 989.21/22 000 000=3 000 000(元)=300(万元);
2025年年末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300-300/5=240(万元)。
(1)持有待售业务:资产减值损失20万元;
(2)产品销售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93.03万元,主营业务成本250万元;
(3)售后租回业务:
资产转让利得750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60万元(300/5),租赁负债摊销利息16.5万元(164 999.68元),实际支付租金和预计租金的差异应登记损益4.2万元(1 213 923.33-1 172 135.56);
综上,影响损益金额=-20+293.03-250+750-60-16.5-4.2=692.33(万元)。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