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更日影响期初留存收益金额=3000-(3500-400-300)=200(万元),选项B当选。甲公司变更日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3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40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3500
盈余公积2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80

(1)确认资产组的减值损失:截至2024年年末甲公司该条生产线的账面价值为32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280万元(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280>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270),发生了40万元(320-280)的减值。(2)分摊减值损失:A设备按所占生产线账面价值的比重,应当分摊减值损失的金额=40×(100÷320)=12.5(万元),但由于A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90万元,最多只能确认减值损失10万元(100-90),未能分摊的减值损失2.5万元(12.5-10)应当按照生产线中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重继续进行分摊。

该政府补助用于补助甲公司研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作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核算,且为补偿甲公司以后期间发生的费用。总额法下,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1)收到财政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4000
贷:递延收益4000
(2)实际发生研究阶段支出时: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700
贷:银行存款等1700
(3)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17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700
借:递延收益800
贷:其他收益800
综上所述,2024年12月31日,递延收益项目的余额为3200万元(4000-800)。

甲公司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其初始投资成本为1500万元,小于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1800万元(6000×30%),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到1800万元,选项A、B错误;甲公司2021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00-(180-100)+(180-100)÷10×6÷12]×30%=97.2(万元),选项C错误;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在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应列示的年末余额=1800+97.2=1897.2(万元),选项D正确。甲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2021年1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500
贷:银行存款15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6000×30%-1500)300
贷:营业外收入300
2021年12月3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97.2
贷:投资收益97.2

如果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可以转回以前因该因素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本题表述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