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不需要依法办理汇算清缴的是(    )。
  • A.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余额超过6万元
  • B.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所得中一项或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不超过6万元
  • C.纳税人申请退税
  • D.纳税年度内预缴税款低于应纳税额
本题来源:2024年《经济基础知识》模考一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

取得综合所得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汇算清缴:

(1)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后的余额超过6万元【选项A】

(2)取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中一项或者多项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3)纳税年度内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选项D】

(4)纳税人申请退税【选项C】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税负转嫁的方式中后转是指(    )。
  • A.纳税人通过压低进货价格的办法,将税款转嫁给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者
  • B.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的办法,将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
  • C.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
  • D.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负转嫁的方式。

【选项B错误】属于前转。

【选项C错误】属于消转。

【选项D错误】属于旁转。

【选项A正确】后转也称“逆转”或“向后转嫁”,是指在纳税人前转税负存在困难时,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嫁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一种税负转嫁方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当(    )时,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
  • A.0<r≤1
  • B.-1≤r<0
  • C.r=-1
  • D.r=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相关系数。

若0<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若-1≤r<0,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正线性相关;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负线性相关。可见,当|r|=1时,变量Y的取值完全依赖于x;当r=0时,说明Y和X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会计分期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
  • A.会计主体
  • B.货币计量
  • C.持续经营
  • D.权责发生制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期间,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等距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计算盈亏,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从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甲向乙于5月1日发出要约,后反悔欲撤回,5月3日发出撤回通知,要约5月5日至乙处,但乙因外出,没有看到。撤回通知则于5月6日到达乙处,乙于5月7日返回家中。此要约(    )。
  • A.有效,因为要约已经先于撤回通知到达乙
  • B.有效,因为要约发出后不得任意撤回
  • C.无效,因为要约和撤回通知同时到达乙
  • D.无效,因为要约已经被撤销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的订立。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如果认为该要约的内容与自己的利益不符,在不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可以撤回已经发出的要约。撒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如果撤回的通知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不发生撤回的效力,因为在此期间,受要约人有可能已经发出了承诺的通知,在这种情况下,要约人就必须接受合同成立的后果。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要约人可以要求撤销该要约。但是撤销要约是有法律限制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一定不会引起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数额变动的是(    )。
  • A.从银行提取现金
  • B.非现金资产的增加或减少
  • C.长期负债的增加或减少
  • 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现金流量表的概念。

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若只是涉及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变动或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如从银行提取现金或将现金存入银行等业务属于现金各项目之间内部资金的转换,不会发生现金流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