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企业解散事由:(1)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2)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3)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4)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30天;(5)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6)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本题表述错误。


行政部门发生重大资产调拨,应对本部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进行清查。(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应当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进行清查:(1)根据本级政府部署要求;(2)发生重大资产调拨、划转以及单位分立、合并、改制、撤销、隶属关系改变等情形;(3)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资产毁损、灭失;(4)会计信息严重失真;(5)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发生重大变更,涉及资产核算方法发生重要变化;(6)其他应当进行资产清查的情形。本题表述正确。

赠与人将无权处分的动产赠与给善意受赠人,受赠人可以主张善意取得。( )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1)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2)以合理的价格转让;(3)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因此赠与人将无权处分的动产赠与给善意受赠人,受赠人不构成善意取得制度。本题表述错误。

下列属于行政诉讼受理范围的是( )。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
(1)国家行为。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内部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选项C不当选。
(4)终局裁决行政行为。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选项A不当选。
(5)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选项D不当选。
(6)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
(7)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
(9)行政机关作出的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10)行政机关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为。
(11)行政机关根据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协助执行通知书作出的执行行为,但行政机关扩大执行范围或者采取违法方式实施的除外。
(12)上级行政机关基于内部层级监督关系对下级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履责等行为。
(13)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14)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最高额抵押权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抵押权人实现最高额抵押权时,如果实际发生的债权余额高于最高限额的,以最高限额为限,超过部分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即最高限额内的债权,仍享有抵押权。选项A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