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4《经济法基础》真题(最新解析)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立即查看答案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选项A,不得使用信用卡购买预付卡或对其进行充值;选项B,记名预付卡不得设置有效期;选项D,单张记名预付卡的资金限额不得超过5 000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卡的资金限额不得超过1 000元。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题目所述内容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保证行为的必须记载事项包括:表明“保证”的字样(选项A);保证人名称和住所(选项CD);保证人签章(选项B)。
[要求2]
答案解析:保证人在票据上未记载“被保证人名称”的,已承兑的票据,“承兑人”为被保证人;未承兑的票据,“出票人”为被保证人。本题承兑人为甲公司(选项A)。
[要求3]
答案解析:票据的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和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因此庚公司有权对甲公司、乙公司、丙公司、丁公司和戊公司行使追索权。
[要求4]
答案解析:
持票人庚公司行使首次追索权,可以请求被追索人支付下列金额和费用:(1)被拒绝付款的票据金额(选项A);(2)票据金额自到期日或者提示付款日起至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3)取得有关拒绝证明和发出通知书的费用(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用人单位符合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情形而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1)确定补偿基数:月平均工资(5 000元),不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4 000×3=12 000元),因此取较低数(5 000元)作为计算基数;(2)确定补偿年限:截至劳动合同终止,王某在甲公司任职时间共计8年零1个月,不满6个月的,按半年计算,因此补偿年限按照8.5年计算;(3)经济补偿金=补偿基数×补偿年限=5 000×8.5=42 500(元)。
[要求2]
答案解析:选项ABD,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选项C,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保存2年备查。
[要求3]
答案解析:(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1倍正常工资+1倍补偿工资)的起止时间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乙公司应向王某支付补偿金的起止时间为2023年8月1日至2023年10月31日,共3个月,选项A正确。(3)应向王某支付的工资补偿=3×6 000=18 000(元),选项D错误。
[要求4]
答案解析:(1)王某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当年可享受年休假5天;(2)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享受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3)王某于2023年7月1日入职乙公司,可向乙公司申请的年休假天数=184/365×5=2.52(天),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因此王某可向乙公司申请的年休假为2天。
点此查看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