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固定资产换入存货,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A当选;选项B不当选,企业以存货换取客户的非货币性资产,适用收入准则;选项C不当选,增发股票以换取固定资产,构成权益性交易,适用权益性交易有关的会计处理规定;以固定资产换取无形资产,且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20÷320=6.25%,不超过25%,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选项D当选。


甲公司2022年应交所得税=[1000-50+60+(60-40)]×25%=257.5(万元),因固定资产折旧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0-40)×25%=5(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25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57.5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
贷:所得税费用5
因此,所得税费用=257.5-5=252.5(万元),选项B当选。

下列各项关于合同履约成本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

2×19年至2×22年,甲公司发生与投资性房地产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资料一:2×1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万元购入M写字楼,并于当日与乙公司签订了经营租赁协议,将M写字楼整体出租给乙公司使用,当日已办妥相关手续。协议约定租期为4年,年租金为600万元,于每年年末收取。甲公司预计该写字楼的使用寿命为40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对该写字楼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2×20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首期租金600万元并存入银行。
资料二:2×22年1月1日,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变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当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
资料三:2×22年12月31日,甲公司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11800万元。
其他资料:甲公司按照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本题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要求(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投资性房地产”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
2×19年12月31日购入写字楼:
借:投资性房地产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①2×20年12月31日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600
②计提2×20年年度折旧:
2×2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0-200)÷40=245(万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245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45
2×22年1月1日变更核算方式对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12000-(10000-245×2)=249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12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490
贷:投资性房地产10000
盈余公积(2490×10%)249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241
2×22年12月31日M写字楼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11800-12000=-200(万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2021年11月30日,该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持有待售资产——固定资产(600-385)215
资产减值损失[(600-385)-(200-10)]25
累计折旧385
贷:固定资产600
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25
因持有待售资产在持有期间不计提折旧,因此2021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11×5=55(万元),选项B当选。综上所述,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2021年年末持有待售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90万元(215-25),选项A不当选、选项D当选。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为25万元,选项C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