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不得有下列行为:(1)与关联方订立财产转让、借款的协议:(2)为关联方提供担保;(3)与关联方共同出资设立企业,或者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其近亲属所有或者实际控制的企业投资。选项A、B、D当选。


根据信托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属于自始当然无效信托的有( )。

根据物权法律制度的规定,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按( )顺序清偿。
抵押物折价或者拍卖、变卖所得的价款,当事人没有约定的,按下列顺序清偿:(1)实现抵押权的费用;(2)主债权的利息;(3)主债权。抵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选项A当选。

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中,不应予以报废、报损的有( )。
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应当根据履行职能、事业发展需要和资产使用状况,经集体决策和履行审批程序,依据处置事项批复等相关文件及时处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应当对下列产及时以报废、报损:(1)因技术原因确需淘汰或者无法维修、无维修价值的资产;(2)涉及盘亏、坏账以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3)已超过使用年限且无法满足现有工作需要的资产;(4)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毁损、灭失的资产。选项A当选。

2021年1月1日,张某从甲汽车销售公司(简称“甲公司”)购买一辆汽车,合同约定: 汽车总价20万元,采用分期付款方式,首付10万元于当日支付。从2021年2月1日开始,每月第一天支付0.2万元,在张某未支付完全部价款之前,甲公司拥有该汽车所有权,合同未就双方纠纷解决的方式作出约定。
同日,张某就该汽车向乙保险公司提交了投保单,乙保险公司收取了保险费和车船税。在保险公司出具保险合同之前,张某驾驶该汽车驶离甲公司门店,不小心发生刮蹭,导致车辆损失。遂向乙保险公司报告并索赔。乙保险公司认为尚未作出承保的意思表示,保险合同尚未生效。在此期间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给予赔偿。
2021年2月10日,张某将该车出租给李某作为上下班通勤使用。2021年3月1日,张某向丙合伙企业借款5万元,将该车抵押给丙合伙企业。王某作为合伙事务执行人代表丙企业与善意第三人张某签订了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并办理抵押登记。后丙合伙企业发现张某已将汽车出租给李某,遂以该车存在丙合伙企业抵押权为由,要求李某归还张某,李某拒绝归还。
丙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陈某得知上述借款交易后向张某提出,根据合伙协议约定,5万元及以上金额的款项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方可对外签订。因此张某与丙合伙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无效。张某表示异议。
2023年6月10日,丁公司吸收合并甲公司。2023年7月1日,丁公司将该合并事项通知张某并要求张某按照合同约定按月向丁公司支付剩余购车款,张某拒绝支付。截止2023年6月30日,张某累计支付款项15.8万元。2023年7月20日,丁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取回该车,张某拒绝。2023年8月1日,丁公司向M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解除合同,取回该车。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和保险、物权、合伙企业、公司、合同、仲裁法律制度的规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保险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险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丙合伙企业无权要求李某归还车辆。根据规定,抵押权设立前,抵押财产已经出租并转移占有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本题中,张某将车出租给李某在先,抵押在后。因此,丙合伙企业无权要求李某归还车辆。
不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规定,受委托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不按照合伙协议或者全体合伙人的决定执行事务的,其他合伙人可以决定撤销该委托。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张某不知道合伙企业内部的规定,属于外部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因此该合同有效。
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规定,公司合并的,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因此,丁公司有权要求张某按照合同约定向其支付剩余购车款。
丁公司无权取回该车。根据规定,买受人已经支付标的物总价款的75%以上,出卖人主张取回标的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张某累计支付款项15.8万元,总价款为20万元,张某已支付比例为15.8/20*100%=79%大于75%,因此,丁公司无权取回该车。
M仲裁委员会不应当受理。根据规定,申请仲裁必须符合以下条件: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本题中,双方没有仲裁协议,丁公司一方申请仲裁,不符合申请仲裁的条件,M仲裁委员会不应当受理。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保证期间为( )。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 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选项C当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