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下列关于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财政收入只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政府集中的社会财富总量,而财政支出则反映了一定时期内政府动用的社会财富总量
  • B.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财政集中程度的指标更符合实际
  • C.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 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反映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
本题来源:财政税收模拟卷(二)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衡量指标。

【选项B错误】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常常被人们看作是财政集中程度的指标,其实论及财政集中程度,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更符合实际。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决定公债发行条件的过程和关键环节是(    )。
  • A.公债的持有者
  • B.公债的收入使用
  • C.公债的偿还方式
  • D.公债的发行方式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公债的发行。

公债既是政府筹集资金的手段,又是认购者的投资工具,发行者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筹集所需资金,认购者的目标是以既定的投资获取最大的收益,协调双方利益目标的手段是公债的发行条件,包括票面利率、偿还期限和发行价格,而决定发行条件的过程和关键环节则是公债的发行方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指的是(    )。
  • A.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
  • B.共担类专项转移支付
  • C.引导类专项转移支付
  • D.救济类专项转移支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专项转移支付分为委托类、共担类、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五类。其中,应急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和处理影响区域大、影响面广的突发事件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选项B错误】共担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中央将应分担部分委托地方实施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选项C错误】引导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鼓励和引导地方按照中央的政策意图办理事务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选项D错误】救济类专项转移支付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地方事权,中央为帮助地方应对因自然灾害等发生的增支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分级幅度税额,大城市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为(    )元。
  • A.0.6~12
  • B.0.9~18
  • C.1.2~24
  • D.1.5~30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分级幅度税额税率。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规定如下:

①大城市1.5元至30元。

②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③小城市0.9元至18元。

④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以下可以在税前扣除的项目包括(    )。
  • A.消费税
  • B.城市维护建设税
  • C.企业违约金
  • D.印花税
  • E.税收滞纳金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选项E错误】税收滞纳金属于禁止税前扣除的项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原则中,属于基本支出预算编制原则的是(    )。
  • A.综合预算的原则
  • B.成本效益的原则
  • C.优先保障的原则
  • D.追踪问效的原则
  • E.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
答案解析
答案: A,C,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部门预算编制。

基本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包括:

①综合预算的原则。【选项A】

②优先保障的原则。【选项C】

③定员定额管理的原则。【选项E】

【选项B错误】教材中不涉及成本效益的原则,为干扰选项。

【选项D错误】项目支出预算的编制原则包括:①综合预算的原则。②科学论证、合理排序的原则。③追踪问效的原则。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E。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