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题考查税制要素。
【B选项错误】税制要素指构成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那些主要因素。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和免税、违章处理、纳税地点等。纳税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
【C选项错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不一致的,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DE。

本题考查帕累托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即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此时社会实现了资源最优配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抽样调查的基本概念。
抽样调查指按照某种原则和程序,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通过对这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得到信息,以达到对总体情况的了解,或者对总体的有关参数进行估计。基本包括总体与样本、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抽样框。总体参数是位置的常数,是根据总体中所有单位的数值计算的,是通过调查想要了解的,不受样本的抽选结果影响。本题中,调查的总体参数是300万户家庭的人均收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内涵。
商业银行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产和吸收的外来资金。其中,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等,其中又以“吸收存款”为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E。

关于税收的内涵的说法,正确的有( )。
本题考查税收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 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根据税收的基本含义,可以得出税收的内涵包括:
①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
②税收的征收目的是为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或者说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③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而不是财产权力;
④征税的过程是物质财富从私人部门单向地、无偿地转移给国家的过程;
⑤从税收的直接结果看,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取得了财政收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E。

本题考查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
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包括投资率的变动、消费需求的波动、技术进步的状况、预期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动、国际经济因素的冲击和大规模疫情等因素的冲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