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H企业主要生产洗发水产品。为了进一步增加销售额和扩大市场份额,该企业决定建立分销渠道。H企业在工厂所在地区选择5家经销商,首先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销售给消费者。为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H企业制定了佣金总额动态管理制度。为了鼓励经销商尽早付款,H企业规定:经销商正常情况下享有30天的账期。7日之内付款的经销商可以得到2个点的价格折扣;超过30日不付款的经销商,将被取消经销资格。
[要求1]H企业的分销渠道模式属于(    )。
  • A、厂家直供模式
  • B、多家经销模式
  • C、独家经销模式
  • D、平台式销售模式
[要求2]H企业的分销渠道属于渠道扁平化形式中的(    )。
  • A、直接渠道
  • B、有一层中间商的扁平化渠道
  • C、有两层中间商的扁平化渠道
  • D、有三层中间商的扁平化渠道
[要求3]

H企业为激励经销商而制定的佣金总额动态管理制度属于(    )。

  • A、

    沟通激励

  • B、

    业务激励

  • C、

    扶持激励

  • D、

    差异激励

[要求4]

H公司的渠道权力的来源包括(    )。

  • A、

    奖励权

  • B、

    强迫权

  • C、

    信息权

  • D、

    主导权

  • E、

    决策权

本题来源:案例分析题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类型商品分销渠道的构建。

多家经销(代理)模式是指生产厂家在建立渠道时选择多家经销商(代理商),通过建立庞大的销售网络实现分销目标。

依据题干表述,H企业在工厂所在地区选择5家经销商,通过建立庞大的销售网络实现分销目标,符合多家经销模式的概念。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2]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渠道扁平化。

有两层中间商的扁平化渠道表现为生产商-经销商(代理商)-零售商-顾客的渠道模式。

H企业首先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零售商,再由零售商销售给消费者,即表现为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渠道模式,符合有两层中间商的扁平化渠道的含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3]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渠道成员管理。

企业对渠道成员的业务激励包括佣金总额动态管理、灵活确定佣金比例、安排经销商会议和合作制订经营计划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4]
答案: A,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渠道权力管理。

奖励权是指渠道成员(影响者)承诺而且能够对其他遵守其要求的渠道成员(受影响者) 给予奖励。

强迫权是指渠道中的影响者对受影响者施加惩罚的能力。

H企业规定:经销商正常情况下享有30天的账期。7日之内付款的经销商,可以得到2个点的价格折扣(属于奖励);超过30日不付款的经销商,将被取消经销资格(属于惩罚)。由此可以看出H公司的渠道权力的来源有奖励权【选项A】和强迫权【选项B】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组合题]某制造企业生产高、中、低三种价格档次的商用冷藏冰柜,高档、中档、低档冷藏冰柜的价格分别为20 000元、12 000元和8 000元。现在企业需要开发一种新型家用小冰柜,现需要对这种新型家用小冰柜进行定价。经测算,生产这种新型家用小冰柜的总投资为500万元,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200元。预计销售量为10 000台。产品上市后,生产商运用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将产品由生产商向批发商推销,再由批发商向零售商推销,最后再由零售商向消费者推销。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定价策略。

依据题干表述,该企业提供了高、中、低三种不同档次、不同价格的商用冷藏冰柜,属于产品线定价策略。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定价策略。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加成后所制定出来的产品价格。其公式为: 单位成本=单位可变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其中,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加成率)。 

依据题干数据,首先计算:单位成本=200+3 000 000÷10 000=500(元);再计算产品价格=500×(1+20%)=60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定价策略。

目标利润定价法:企业根据总成本和预计的总销量,确定期望达到的投资收益率,然后推算价格。其公式为:目标价格=(总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其中,目标利润=投资额×投资收益率。

依据题干数据,代入公式得:目标利润=投资额×投资收益率=30%×5 000 000=1 500 000(元)。

总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3 000 000+200×10 000=5 000 000(元)。

目标价格=(总成本+目标利润)÷销售量=(5 000 000+1 500 000)÷10 000=650(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促销策略。

依据题干表述,产品上市后,生产商运用人员推销和销售促进,将产品由生产商向批发商推销,再由批发商向零售商推销,最后再由零售商向消费者推销,符合推动策略的含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组合题]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1 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20人。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8:11,该企业预计2019年销售额将比2018年增加3 000万元。根据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情况,该企业制定了总体规划和员工招聘计划。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选项B错误】岗位轮换幅度属于人员使用计划的目标,与人员补充计划无关。

【选项C错误】员工知识技能的改善属于人员培训开发计划的目标,与人员补充计划无关。

该企业制订员工招聘计划,即人员补充计划。人员补充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明确补充人员的数量【选项A】、类型【选项D】、层次,优化人员结构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D。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部供给预测时,必须考虑影响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

(1)本地区的人口总量与人力资源供给率。

(2)本地区人力资源的构成【选项C】

(3)宏观经济形势和失业率预期【选项A】

(4)本地区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5)本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选项D】

(6)职业市场状况。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转换比率分析法的具体做法是:先根据过去的业务活动量水平,计算出每一业务活动量所需人员的相应增量,再根据计算出的比例关系,把未来的业务活动增量折算成总的人员需求增量,最后把总的人员需求量按比例折算成各类人员的需求量。

依据题干数据:

(1)首先计算分配率:3 000÷1 000×20÷(1+8+11)=60÷20=3。

(2)再进行分配:客服人员增加为11×3=33(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

【选项C错误】德尔菲法是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不是供给预测的方法。

常用的内部供给预测方法有:

(1)人员核查法【选项A】

(2)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选项D】

(3)马尔可夫模型法【选项B】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D。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组合题]甲企业与某研究所签订合同,委托该研究所对一项技术进行评估。经过评估,该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为300万元,人力消耗为400万元,技术复杂系数为1.6,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为60%,经评估后,甲企业决定立项开发该技术,并从各个部门抽调10人组建新的部门负责攻关。3年后,技术开发成功。甲企业于2017年3月15日向国家专利部门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2018年6月2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甲企业该项技术发明专利权。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创新决策的评估方法。

成本模型的公式为:。式中:P为技术商品的评估价格;C为技术开发中的物质消耗;V为技术开发中投入的人力消耗;β为技术复杂系数;γ为研究开发的风险概率(失败概率)。

依据题干数据,该项技术的价格为: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组织模式。

技术创新小组是指为完成某一创新项目临时从各部门抽调若干专业人员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

依据题干表述,甲企业决定立项开发该技术,并从各个部门抽调10人组建新的部门负责攻关,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属于技术创新小组【选项D】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技术创新战略的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5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依据题干表述,甲企业获得该项技术专利权的有效期为20年【选项D正确、选项A错误】,自2017年3月15日起计算【选项C正确、选项B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D。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组合题]

某公司在2012-2022十年间只生产空调的配件——压缩机,产品质量较好,该公司在经营方向、业务领域等方面保持大致不变。众多空调生产厂商都从该公司订购该零件。2023年,该公司决定与某空调生产企业联合,开始空调成品的生产,拟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空调,有甲、乙、丙、丁四种备选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均存在畅销、平销和滞销三种状态,畅销、平销、滞销的概率分别为0.3、0.5、0.2。每种方案下的投资额、投资年限、市场状态和期望损益值均见下表:

方案
市场状态
投资额(万元)
投资年限(年)
畅销平销滞销
500300-305003
400250804004
300220603505
200180553006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基本竞争战略、企业稳定战略。

稳定战略是指受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的限制,企业基本保持目前的资源分配和经营业绩水平的战略。

集中战略又称专一化战略,是指企业把其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群体、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区市场上的战略。

依据题干表述,该公司在2012-2022十年间只生产空调的配件,把生产活动集中于空调配件的生产,体现集中战略【选项C】,且该公司在经营方向、业务领域等方面保持大致不变,体现稳定战略【选项A】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C。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

方案乙的期望损益值:(400×0.3+250×0.5+80×0.2)×4-400=644(万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

风险型决策又称统计型决策、随机型决策,这类决策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

依据题干表述,该公司每种方案的执行有可能出现畅销、平销、滞销三种不同后果,每种后果的概率分别为0.3、0.5、0.2,符合风险型决策的概念。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企业成长战略。

前向一体化战略是指通过资产纽带或契约方式,企业与输出端企业联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及其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的的战略。

依据题干表述,该公司决定与某空调生产企业联合,即与输出端联合形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符合前向一体化战略的概念。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某企业生产A型号汽车,年产量50000台,每台A型号汽车需要A1-002型号轴4件,相关信息及数据见下表:

产品名称A型号汽车
产品产量(台)50 000
零件编号A1-002
零件名称
每辆件数(个)
4

1出产量(台)200 000
2废品及损耗(台)500
3期末在制品定额(台)9 500
4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台)5 500
5投入量(台)
A1-002型号轴零件库
6半成品外售量(个)5 000
7库存半成品定额(个)6 500
8期初预计结存量(个)4 500
轴加工车间9出产量(个)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该企业所采用的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方法是在制品定额法,也叫连锁计算法,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2]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本车间的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本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本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本车间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

依据题干数据,装配车间的投入量=装配车间出产量+装配车间计划允许废品及损耗量+(装配车间期末在制品定额-装配车间期初预计在制品结存量)=200 000+500+(9500-5500)=204 500(台)。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要求3]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在制品定额法是运用预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额,按照工艺反顺序计算方法,调整车间的投入和出产数量,顺次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要求4]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期量标准。

生产周期、生产提前期属于成批轮番生产企业、单件小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选项CD错误】

该企业属于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类型,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节拍【选项A正确】或节奏、流水线的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选项B正确】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