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其他个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这种现象称为(    )。
  • A.收益成本效应
  • B.极差成本收益
  • C.外部效应
  • D.成本收益转移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其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而对其他人带来利益和损失的现象。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0年《财政税收》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该知识点在2024年教材中已修改)皮考克和魏斯曼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其中内在因素是(    )。
  • A.地震
  • B.经济发展
  • C.战争
  • D.洪涝灾害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规模的增长趋势。

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①内在因素:在税收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政府所征得的税收收入必然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政府公共支出随之上升;②外在因素:财政收入因动荡(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增加后,很难再降低。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购买性支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 B.购买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
  • C.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
  • D.转移性支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

购买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强,选项B说法错误。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选项C说法错误。转移性支出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直接的,选项D说法错误。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    )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 A.当月10日
  • B.当月15日
  • C.次月10日
  • D.次月15日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自行申报。

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15日内,向其中一处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现代国库管理的基本制度是(    )。
  • A.财政收入的收纳制度
  • B.财政收入的划分和报解办法
  • C.库款的支拨程序
  • D.国库集中收付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国库制度。

国库集中收付管理、公债管理和国库现金管理构成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其中,国库集中收付管理是现代国库管理的基本制度。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有(    )。
  • A.丹麦
  • B.印度
  • C.瑞典
  • D.英国
  • E.法国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预算的主要预算模式。

最早实行复式预算的国家是丹麦(选项A)、瑞典(选项C),后来英国、发过、印度等国陆续采用。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