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公司法》规定,下列关于公司章程和股东责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B.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订,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须经创立大会通过
  • C.公司章程具有普遍约束力
  • D.有限责任公司修改公司章程的,须经代表2/3以上的表决权的股东通过
  • E.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
答案解析
答案: A,B,D,E
答案解析:选项C:公司章程作为公司内部规章,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8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因《企业破产法》规定的可撤销行为、无效行为而取得的债务人财产行使追回权的主体是(  )。
  • A.债权人
  • B.管理人
  • C.破产申请人
  • D.债务人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因《企业破产法》规定的无效行为、可撤销行为而取得的债务人财产,管理人有权追回。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根据《行政强制法》规定,下列关于行政强制措施实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冻结存款、汇款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组织不得实施
  • B.行政强制措施可以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组织不得实施
  • C.法律、行政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 D.查封、扣押应当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实施,其他任何行政机关或组织不得实施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行政强制措施不得委托。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税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 B.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 C.从逃税额看,只有纳税人的逃税额在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 D.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E.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 A,C,D,E
答案解析:选项B:逃税罪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选项D:有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刑罚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对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 B.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 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D.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 E.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答案解析
答案: B,D,E
答案解析:选项A: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选项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甲省乙市开源公司(注册地位于乙市丙区)经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从事某类产品生产经营。后来,甲省商务局函告开源公司:按照甲省地方性法规最新规定,新建此类企业必须到省商务局办理相应生产经营许可证后,方可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企业登记,否则予以处罚。开源公司置之不理,甲省商务局遂以开源公司违法生产经营为由,对其处以40万元罚款,开源公司对此不服,遂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甲省商务局的处罚决定。理由是,甲省商务局的函告没有法律依据,且甲省地方性法规最新规定与国务院商务部出台的某规章相冲突。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本题中,开源公司已经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函告对开源公司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属于通知性行政事实行为。
[要求2]
答案解析: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在本题中,作出处罚决定的是甲省商务局,开源公司直接提起行政诉讼,应由甲省商务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要求3]
答案解析:选项A:抽象行政行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直接对象;选项BCD: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要求,对超出原告起诉之外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法院不予审查;在本题中,开源公司只是对甲省商务局的罚款决定不服,请求撤销甲省商务局的处罚决定,故审理对象只是甲省商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选项E:被告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负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事实问题)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法律问题)。
[要求4]
答案解析:国务院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