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规定,下列关于逃税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本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
  • B.本罪犯罪主体只能是纳税人
  • C.从逃税额看,只有纳税人的逃税额在10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的,才能构成本罪
  • D.对于初次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书后,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E.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税收征管制度
答案解析
答案: A,C,D,E
答案解析:选项B:逃税罪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选项D:有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5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8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2017年5月10日,甲借用乙的自行车,双方约定借期1个月。5月19日,甲决定买下该自行车,于是发微信告知乙。5月20日,乙回复同意。5月25日,甲将自行车款通过微信支付给乙。根据物权法律制度规定,甲取得该自行车所有权的时间是(  )。
  • A.5月19日
  • B.5月20日
  • C.5月25日
  • D.5月10日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简易交付,是指在设立和转让动产物权之前,受让人已经占有该动产的,则物权变动自出让人和受让人之间订立的以物权变动为内容的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向乙信用社借款20万元,以甲公司现有的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产品设立抵押。根据物权法律制度规定,下列关于该抵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本案抵押权的登记机关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 B.本案抵押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订立
  • C.本案抵押权自抵押登记完成之时设立
  • D.本案抵押权设立后,甲公司不得再使用抵押财产
  • E.本案抵押担保方式属于浮动抵押
答案解析
答案: A,B,E
答案解析:选项C:浮动抵押自抵押合同生效之时设立;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刑罚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对审判时已满75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
  • B.附加刑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 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 D.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 E.主刑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答案解析
答案: B,D,E
答案解析:选项A:审判的时候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选项C: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行政复议转送管辖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 A.受转送机关必须是转送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且对该案件有管辖权
  • B.转送机关必须是受转送机关的下一级行政机关,且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
  • C.转送的案件必须属于选择管辖的复议案件
  • D.转送的案件必须属于特殊管辖的复议案件
  • E.转送机关是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且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
答案解析
答案: D,E
答案解析:适用转送管辖,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属于特殊管辖的复议案件(选项D正确);(2)转送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且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选项E正确);(3)受转送的复议机关对该案件有管辖权。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甲因犯逃避缴纳税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出狱半年后的某日,甲准备到丙家去借钱,恰巧在街上碰到乙。甲遂请乙帮忙,要求乙开车送其到丙家。到丙家门口后,甲让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后发现丙不在家,遂翻箱倒柜顺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甲出来对乙说,丙不在家。事后,甲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价值两万元的项链。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盗窃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在派出所,甲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诉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甲因害怕,主动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犯罪既遂,是指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具备了特定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因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本题中,甲实施终了《刑法》规定的特定犯罪行为(盗窃罪),并且犯罪行为实际造成法定的危害结果,构成盗窃罪的既遂。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无须讨论犯罪形态。
[要求2]
答案解析:选项AC:法定情节,是《刑法》明文规定的量刑必须考虑的情节。分为从重处罚情节、从轻处罚情节、减轻处罚情节和免除处罚情节四种。酌定情节,是指虽然不是《刑法》明文规定的,但对量刑仍然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在量刑时予以斟酌考虑的情节。如犯罪的对象、时间、地点、动机、手段,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等。选项B: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案件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行为。选项D: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况。甲因犯逃避缴纳税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出狱半年后犯盗窃罪,属于应当判处有期徒刑(教材未涉及)的情况,此处认定为一般累犯。选项E: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包括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
[要求3]
答案解析:选项A: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况。选项BD: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包括但不限于:①前罪和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②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必须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本题中,前罪或者后罪中有被判处拘役、管制或者单处附加刑的情况,不成立累犯。选项C: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规定的5年期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选项E:累犯,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刑罚处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
[要求4]
答案解析:选项D:自首包括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选项A: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视为自动投案。选项BE: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从而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的合法控制下,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裁判的行为,构成自首。选项C: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