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组合题]某有限责任公司分别由企业和自然人投资设立。2018年4月召开股东大会形成决议。将2017年度实现的税后利润中的2000万元分配给股东、3000万元转增股本。并于2018年4月办理款项支付和转增手续。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1]向企业股东和自然人股东分红及转增股本时,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应如何履行扣缴义务?
[要求2]在向股东分红和转增股本时,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应如何履行纳税义务?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向企业股东分红:
①企业股东如果是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那么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有限责任公司)为扣缴义务人。税款由扣缴义务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时,从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中扣缴,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代缴税款时,应当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及相关资料,并自代扣之日起7日内缴入国库。
②企业股东如果是居民企业或者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且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与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那么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免税,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向个人股东分红:
有限责任公司在向个人股东分红时应该按照20%税率扣缴个人所得税。
转增股本:
有限责任公司向个人股东转增股本时,应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适用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有限责任公司向企业股东转增股本时,相当于股东取得投资收益后再向其追加投资的行为。企业股东(上述②情形)从非上市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享受免税优惠,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股东(上述①情形)从非上市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需要纳税,由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扣缴。

[要求2]
答案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东分红以及转增股本时,不发生纳税义务。
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规定缴纳完企业所得税之后,然后进行分红以及转增股本的,无需再缴纳企业所得税。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8年税务师《涉税服务实务》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税务行政复议期间,下列情形中引起行政复议终止的是(  )。
  • A.作为申请人的公民被宣告失踪的
  • B.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 C.行政复议机关因不可抗力不能参加行政复议的
  • D.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达成和解的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终止”的情形包括:
(1)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构准予撤回的;
(2)作为申请人的公民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其近亲属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
(3)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行政复议权利的;
(4)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依照规定,经行政复议机构准许达成和解的(选项D);
(5)行政复议申请受理以后,发现其他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先于本机关受理,或者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
选项AC,属于行政复议“中止”的情形;选项B,属于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停止执行”的情形。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某城市广场经营公司为吸引租户,采取新租户免半年房租政策。出租的房产在免收租金期间的房产税应该(  )。
  • A.不需要缴纳
  • B.由租户以房产原值为依据按规定计算缴纳
  • C.由城市广场经营公司以同类房租为依据按规定计算缴纳
  • D.由城市广场经营公司以房产原值为依据按规定计算缴纳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签订的租赁合同约定有免收租金期限的,免收租金期间由产权所有人按照房产原值计算缴纳房产税。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情况中,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的有(  )。
  • 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依据错误的
  • B.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但经行政复议机关审理查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
  • C.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以后发现该税务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的
  • D.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但是明显不当或者适用依据错误的
  • E.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行政复议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受理条件的
答案解析
答案: C,E
答案解析: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决定驳回行政复议申请:
(1)申请人认为税务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受理以后发现该税务机关没有相应法定职责或者在受理以前已经履行法定职责的。(2)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后,发现该行政复议申请不符合规定的受理条件的。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合同应按规定缴纳印花税的有(  )。
  • A.电网与电厂间签订的购售电合同
  • B.企业间借款签订的借款合同
  • C.网上购物签订的电子合同
  • D.对原购销合同签订补充合同,补充合同购销金额大于原购销合同
  • E.人寿保险合同
答案解析
答案: A,C,D
答案解析:选项B,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而企业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不属于印花税征税范围;选项E,财产保险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人寿保险合同不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组合题]

某企业位于市区,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假定2020年度购进和销售货物的增值税适用税率均为13%,年末增值税无留抵税额。2020年度按会计核算的利润总额为依据预缴企业所得税,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及资产损失能提供留存备查的相关资料。
2020年度利润表摘要如下:
2020年12月
单位:元

一、营业收入

8000000

减:营业成本

5300000

    税金及附加

40000

    管理费用

700000

    财务费用

360000

  加:投资收益

50000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收益

50000

二、营业利润

1650000

  加:营业外收入

60000

  减:营业外支出

160000

三、利润总额

1550000

  减:所得税费用

387500

四、净利润

1162500

税务师对该企业2020年度的纳税情况进行审核,发现如下纳税相关问题:1.2020年度管理费用中累计列支业务招待费60000元。
2.5月18日该企业投资的境内未上市居民企业A公司注销,从A公司分得剩余资产250000元。已知A公司注销时的《剩余财产计算和分配明细表》载明剩余资产2500000元,其中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400000元。企业初始投资成本为200000元,投资比例10%,分配的资产金额250000元。其中确认的股息金额为40000元。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2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200000
         投资收益50000
3.7月18日收回2019年度已经作坏账损失核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应收账款60000元。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60000
   贷:营业外收入60000
4.8月16日收到购货方支付拖欠的货款2000000元,以及延期支付货款的利息30000元。
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2030000
   贷:应收账款2000000
         财务费用30000
5.8月24日与销售方协商,原订购的货物不再购进,预付的70000元货款作为违约金支付给销售方,收到销售方开具的收款凭证。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70000
   贷:预付账款70000
6.10月24日将一批被盗电脑进行核销。根据企业资产损失核销审批表显示,这批电脑于2019年4月购进,购置时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200000元,税额26000元,进项税额均按规定抵扣。截止被盗时会计上已累计计提折旧额80000元,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30000元。账务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累计折旧8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借:银行存款 30000
      营业外支出9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假定除上述问题外,企业的其他处理与纳税无关。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解析
[要求1]
答案解析:

①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实际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0.5%。
扣除限额1=60000×60%=36000(元),扣除限额2=8000000×0.5%=40000(元)。
应纳税调增=60000-36000=24000(元)。
②相当于从被清算企业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中应分得的部分,确认为股息所得,因为双方均为居民企业,所以40000元免税。应作纳税调减40000元。
【补充】分配资产250000元减除上述股息40000元的余额210000元,超过投资成本200000元的部分10000元,确认为投资资产转让所得。
③账务处理错误。2019年度已经作为坏账损失核销,现在收回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60000
   贷:应收账款60000
借:应收账款60000
   贷:坏账准备60000
正确的处理:
先调减会计利润60000元。
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已经扣除的资产损失,在以后纳税年度全部或者部分收回时,其收回部分应当作为收入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当年收回的坏账损失,应作纳税调增60000元。
④延期支付货款的利息应作为价外费用,换算为不含税金额并入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销项税额=30000÷(1+13%)×13%=3451.33(元)
账务调整分录如下:
借:财务费用3451.3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51.33
财务费用增加3451.33元,利润总额减少3451.33元。
⑤没有问题。
⑥账务处理错误。营业外支出少计=120000×13%=156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156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5600
借:营业外支出15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5600
当期增值税应增加15600元。
因增加营业外支出15600元,所以利润总额减少15600元,该资产损失应进行专项申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要求2]
答案解析:

应补缴的增值税=3451.33+15600=19051.33(元)。
城建税及附加=19051.33×(7%+3%+2%)=2286.16(元)。
合计金额=19051.33+2286.16=21337.49(元)。

[要求3]
答案解析:

A105000 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

行次项目账载金额税收金额调增金额调减金额
1234

1

一、收入类调整项目(2+3+…8+10+11)

*

*

60000

 

2

(一)视同销售收入(填写A105010)

*

 

 

*

3

(二)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填写A105020)

 

 

 

 

4

(三)投资收益(填写A105030)

 50000

 50000

 

 

5

(四)按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对初始投资成本调整确认收益

*

*

*

 

6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投资调整

*

*

 

*

7

(六)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

 

 

8

(七)不征税收入

*

*

 

 

9

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填写A105040)

*

*

 

 

10

(八)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

 

 

 

 

11

(九)其他

0

60000

60000

 

12

二、扣除类调整项目(13+14+…24+26+27+28+29+30)

*

*

24000

 

13

(一)视同销售成本(填写A105010)

*

 

*

 

14

(二)职工薪酬(填写A105050)

 

 

 

 

15

(三)业务招待费支出

60000

36000

24000

*

16

(四)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写A105060)

*

*

 

 

17

(五)捐赠支出(填写A105070)

 

 

 

 

18

(六)利息支出

 

 

 

 

19

(七)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

 

*

20

(八)税收滞纳金、加收利息

 

*

 

*

21

(九)赞助支出

 

*

 

*

22

(十)与未实现融资收益相关在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

 

 

 

 

23

(十一)佣金和手续费支出(保险企业填写A105060)

 

 

 

 

24

(十二)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

*

*

 

*

25

其中: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填写A105040)

*

*

 

*

26

(十三)跨期扣除项目

 

 

 

 

27

(十四)与取得收入无关的支出

 

*

 

*

28

(十五)境外所得分摊的共同支出

*

*

 

*

29

(十六)党组织工作经费

 

 

 

 

30

(十七)其他

 

 

 

 

31

三、资产类调整项目(32+33+34+35)

*

*

 

 

32

(一)资产折旧、摊销(填写A105080)

 

 

 

 

33

(二)资产减值准备金

 

*

 

 

34

(三)资产损失(填写A105090)

 

 

 

 

35

(四)其他

 

 

 

 

36

四、特殊事项调整项目(37+38+…+43)

*

*

 

 

37

(一)企业重组及递延纳税事项(填写A105100)

 

 

 

 

38

(二)政策性搬迁(填写A105110)

*

*

 

 

39

(三)特殊行业准备金(填写A105120)

 

 

 

 

40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特定业务计算的纳税调整额(填写A105010)

*

 

 

 

41

(五)合伙企业法人合伙人应分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42

(六)发行永续债利息支出

 

 

 

 

43

(七)其他

*

*

 

 

44

五、特别纳税调整应税所得

*

*

 

 

45

六、其他

*

*

 

 

46

合计(1+12+31+36+44+45)

*

*

84000

 

[要求4]
答案解析:

应纳税所得额=1550000+24000-40000-60000+60000-3451.33-15600-2286.16=1512662.51(元)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512662.51×25%=378165.63(元)
应退企业所得税=387500-378165.63=9334.37(元)。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