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表述太过绝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通常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没有错误,不是绝对无错误。
选项B表述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会计人员在企业存在未达账项的情况下,为调节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开出的对账单的账面余额,确定企业存款实有数而编制的,不能以此为依据调整账簿。
选项C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不能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记录的记账依据。
【知识点拓展】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至少每月一次)与银行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此予以调节,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注意]
①调节后余额为企业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②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表、实存账存对比表;
③不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财产物资清查盘存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盘点结束后,应编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作为重要原始凭证。选项C表述不正确。
【知识点拓展】
库存现金的清查:
1.方法:实地盘点法。
2.人员:出纳人员必须在场,且清查完毕后,出纳人员与清查人员都必须在“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上签字。
3.时间:每日清查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且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
[注意]
盘点结束后,应当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作为重要的原始凭证。

对于财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如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损毁或其他各种损失,应核实情况,调查分析产生的原因(选项B),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已经查实的数据资料,填制记账凭证(选项C),记入有关账簿,使账簿记录与实际盘存数相符(选项A),同时根据管理权限,将处理建议报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选项D)。
【知识点拓展】
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1.发现财产物资盘盈、盘亏、毁损等,应核实情况,调查分析原因,根据“清查结果报告表”“盘点报告表”等编制记账凭证,调整账簿记录,做到账实相符,同时将处理建议上报股东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
2.经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在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时,先按相关规定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并在附注中作出说明,其后如果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金额不一致的,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选项B,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选项D,“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可以作为调整账簿的原始凭证,“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能起到核对账目的作用,不得用于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故,答案选择AC。
【知识点拓展】
1.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至少每月一次)与银行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此予以调节,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①调节后余额为企业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②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表、实存账存对比表;
③不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财产物资清查盘存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2.
①定期清查一般在年末、季末、月末进行;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②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在进行库存现金和存货清查时,出纳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都必须在场。
【知识点拓展】
库存现金的清查:
1.方法:实地盘点法。
2.人员:出纳人员必须在场,且清查完毕后,出纳人员与清查人员都必须在“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上签字。
3.时间:每日清查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且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
[注意]
盘点结束后,应当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作为重要的原始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