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B,投资方应按享有的份额调整“其他综合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贷:其他综合收益
选项C,投资方应该确认为应收股利并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确认投资收益;
借:应收股利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选项D,投资前宣告的现金股利,在投资时是通过应收股利核算,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甲公司进行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为12000万元,应享有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11200(14000×80%)万元,所以合并报表中应该确认的商誉=12000-11200=800(万元)。 由于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以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合并取得的研发支出按公允价值550万元计量。
对外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在2024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该以“投资性房地产”列示。因为在2024年年末,办公楼已经建造完成,并且连同该土地使用权用于对外出租,所以年末应该将办公楼和土地使用权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
X专利权的摊销年限为4年。
2024年摊销额=(1800+90-900)/4×6/12=123.75(万元)。
管理系统软件的初始入账价值=1000×(P/A,5%,5)=1000×4.3295=4329.5(万元);
未确认融资费用的金额=5000-4329.5=670.5(万元);
2025年12月31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额=4329.5×5%=216.48(万元);
2025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应付款项目金额=(5000-1000)-(670.5-216.48)-[1000-(4329.5-1000+216.48)×5%]=2723.28(万元)。
【提示】长期应付款列报金额=长期应付款的科目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科目余额-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本题的长期应付款中有822.7[1000-(4329.5-1000+216.48)×5%]万元的金额列报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中。

2024年甲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500-(900-700)×40%=420(万元),减去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部分,即剩余的40%的存货;2025年甲公司经调整后的净利润=600+(900-700)×40%=680(万元),2025年全部对外出售了,即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已经实现,2024年调减了,所以调整2025年净利润时,需要加回已经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乙公司2025年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 200+(420+680)×30%=1 530(万元)。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为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因此,甲公司取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1000×6+1000=7000(万元)。
【注意】控股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无需对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要区别于因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9150(9000+150)
累计摊销68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20
贷:无形资产9880
资产处置损益120
银行存款150
【注意】成本法后续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不对初始成本进行调整。即使此处投资方支付对价9150万元小于其在被投资方所占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0800万元,也不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进行调整。

A公司取得甲公司25%的股权,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应该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初始投资成本=500×8+50=4 050(万元);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20 000×25%=5 000(万元),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其入账价值等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即为5 000万元;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500×(8-1)-30=3 470(万元)。相关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4050
贷:股本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500
银行存款50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0
贷:银行存款30
对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950
贷:营业外收入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