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公司决定收购鹿产品加工厂属于前向一体化战略。前向一体化战略的主要适用条件包括:(1)企业现有销售商的销售成本较高或者可靠性较差而难以满足企业的销售需要;(2)企业所在产业的增长潜力较大;(3)企业具备前向一体化所需的资金、人力资源等;(4)销售环节的利润率较高。选项B、D是后向一体化战略的适用条件。



甲公司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房地产业迎来了寒冬期,甲公司急于寻找一个增长点,于是甲公司将目光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列选项中,属于甲公司采用的战略的优点有( )。
甲公司由房地产开发转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多元化战略。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具有如下优点:(1)分散风险;(2)能更容易地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融资;(3)当企业在原产业无法增长时找到新的增长点;(4)利用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5)运用盈余资金;(6)获得资金或其他财务利益,例如,累计税项亏损;(7)运用企业在某个产业或某个市场中的形象和声誉来进入另一个产业或市场。而在另一个产业或市场中要取得成功,企业形象和声誉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选项A、B、D正确。多元化经营不能体现为企业提供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其为横向一体化战略的优点,选项C错误。

由于产能不足,甲公司预计无法在交货期如期交货,遂与乙公司签订生产营销协议,约定在交货期前共同生产产品。下列选项中,属于甲公司与乙公司战略联盟的特征的是( )。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生产营销协议属于契约式战略联盟。相对于股权式战略联盟而言,契约式战略联盟由于更强调相关企业的协调与默契,从而更具有战略联盟的本质特征。所以选项A正确;相对而言,股权式战略联盟有利于扩大企业的资金实力,并通过部分拥有对方的形式,增强双方的信任感和责任感,因而更利于长久合作,不足之处是灵活性差。所以选项B、C错误;契约式战略联盟对联盟的控制能力差,所以选项D错误。

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于2016年开启深度战略合作,联合推出“车票+地接”打包旅游产品。其中,甲客运公司提供用于打包产品的“低价票”,乙旅行社则提供比以往更为丰富、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和地接服务。该产品的推出明显提升了合作双方的竞争力。本案例中,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进行战略合作的动因有( )。
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1)促进技术创新;(2)避免经营风险;(3)避免或减少竞争;(4)实现资源互补;(5)开拓新的市场;(6)降低协调成本。“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于2016年开启深度战略合作,联合推出‘车票+地接’打包旅游产品。其中,甲客运公司提供用于打包产品的‘低价票’,乙旅行社则提供比以往更为丰富、优质的旅游目的地和地接服务”,表明甲客运公司与乙旅行社进行战略合作的动因有实现资源互补和开拓新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