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支付残疾职工的工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14万元的200%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 B、购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60万元投资额的20%可以从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 C、制造企业的新技术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19万元的75%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 D、购进专门用于研发的设备金额35万元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1)销售货物收入(选项A);(2)提供劳务收入(选项D);(3)转让财产收入(选项C);(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5)利息收入;(6)租金收入;(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8)接受捐赠收入;(9)其他收入(选项B)。
【知识点拓展】收入总额与销售收入
(1)收入总额是指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①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
②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非货币形式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2)一般企业中,销售(营业)收入:
①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
②不包括: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注意]
对“收入总额”和“销售(营业)收入”做好区分:
①如果题目问的是“收入总额”,是包括投资收益的。
②如果题目问的是“销售(营业)收入”,则不包括投资收益。
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税金不包括缴纳的增值税和预缴的企业所得税。
【知识点拓展】
计算企业所得税时,下列项目不得扣除:
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1=50×60%=30(万元)>业务招待费扣除限额2=(2 000+500)×5‰=12.5(万元),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只能扣除12.5万元。
【知识点拓展】
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 60% 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 ( 营业 ) 收入的 5‰ 。
[提示]以上述两项中较低者作为扣除限额 。
[注意]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按实际发生额的 60% 计入筹办费,准予扣除。
选项A,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选项B,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选项C,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选项D,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包括自行建造)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1)本题考查的是涉及商业折扣的企业所得税处理,而非增值税处理;(2)商品销售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不含增值税)确定商品收入金额,因此,本题应确认产品销售收入=45.2÷(1+13%)×90%=36(万元)。
【知识点拓展】
(1)商业折扣: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价格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①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涉及商业折扣的,不论销售额和折扣额是否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内分别注明,均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②增值税
增值税涉及商业折扣的,只有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的金额栏内分别注明,才能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2)现金折扣:为了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按照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题目所述内容正确。
【知识点拓展】
减半征收
①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②居民企业一个纳税年度内超过 500 万元的技术转让所得的部分。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
【知识点拓展】
企业的免税收入:
①国债利息收入(国债转让收入属于“转让财产收入”,不免税);
②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③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④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不免税);
⑤对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学校接收企业、个人和其他组织机构基础研究资金收入;
⑥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取得的收入。
[注意]
从非上市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从上市居民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持有时间不足 12 个月,征税;持有时间已满12个月,免税。
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1)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3)税收滞纳金(选项C);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选项A、D);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选项B);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注意]
纳税人签发空头支票,银行按规定处以罚款,属于行政性罚款,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1)本题应采用直接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2)免税投资收益80万元不计入,各项不得扣除的项目(5万元、30万元、10万元、50万元)不减除,甲公司2021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5 000+20+300-3 500=1 820(万元)。
【知识点拓展】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计算原则
①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同时结合收付实现制原则。
②会计核算 ( 依据会计准则 ) 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时,以税收法律法规为准。
(2)计算方法
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 ± 纳税调整项目。
选项A、D,企业所得税按年计征,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选项B,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选项C,甲公司企业所得税实行按月预缴,应当自月份终了之日起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知识点拓展】
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支付的工资,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知识点拓展】
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加计扣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