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由于受访者记忆模糊,导致调查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这种误差属于(    )。
  • A.抽样误差
  • B.抽样框误差
  • C.无回答误差
  • D.计量误差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计量误差是指由于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与其真值之间不一致造成的误差。这种误差可能是由调查人员、问卷设计、受访者等原因造成的。例如,调查员在调查中有意无意地诱导被调查者,调查中的提问错误或记录答案错误,调查人员有意作弊,由于问卷的原因受访者对调查问题的理解上有偏误,受访者记忆不清,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等。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24年《经济基础知识》模考一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    )。
  • A.水平的
  • B.垂直的
  • C.向右下方倾斜的
  • D.向右上方倾斜的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C。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单选题]税负转嫁的方式中后转是指(    )。
  • A.纳税人通过压低进货价格的办法,将税款转嫁给商品或劳务的供应者
  • B.纳税人通过抬高销售价格的办法,将所纳税款转嫁给商品的购买者或消费者
  • C.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来抵消税负
  • D.纳税人将应负担的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者供应者以外的其他人负担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税负转嫁的方式。

【选项B错误】属于前转。

【选项C错误】属于消转。

【选项D错误】属于旁转。

【选项A正确】后转也称“逆转”或“向后转嫁”,是指在纳税人前转税负存在困难时,纳税人通过压低购入商品或者生产要素进价的方式,将其缴纳的税收转嫁给商品或者生产要素供给者的一种税负转嫁方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当(    )时,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
  • A.0<r≤1
  • B.-1≤r<0
  • C.r=-1
  • D.r=0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相关系数。

若0<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若-1≤r<0,表明变量X和Y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正线性相关;若r=-1,表明变量X和Y之间为完全负线性相关。可见,当|r|=1时,变量Y的取值完全依赖于x;当r=0时,说明Y和X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优先股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与普通股股东分类表决的事项不包括(    )。
  • A.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相关的内容
  • B.一次或累计增加注册资本超过10%
  • C.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
  • D.发行优先股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股东权利。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优先股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会议,就以下事项与普通股股东分类表决,其所持每一优先股有一表决权,但公司持有的本公司优先股没有表决权:

(1)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相关的内容【选项A】

(2)一次或累计减少公司注册资本超过10%。

(3)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变更公司形式【选项C】

(4)发行优先股【选项D】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事项的决议,除须经出席会议的普通股股东(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之外,还须经出席会议的优先股股东(不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单选题]甲向乙于5月1日发出要约,后反悔欲撤回,5月3日发出撤回通知,要约5月5日至乙处,但乙因外出,没有看到。撤回通知则于5月6日到达乙处,乙于5月7日返回家中。此要约(    )。
  • A.有效,因为要约已经先于撤回通知到达乙
  • B.有效,因为要约发出后不得任意撤回
  • C.无效,因为要约和撤回通知同时到达乙
  • D.无效,因为要约已经被撤销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的订立。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要约人在发出要约后,如果认为该要约的内容与自己的利益不符,在不给相对人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可以撤回已经发出的要约。撒回要约的通知应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如果撤回的通知后于要约到达受要约人的,不发生撤回的效力,因为在此期间,受要约人有可能已经发出了承诺的通知,在这种情况下,要约人就必须接受合同成立的后果。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尚未发出承诺通知之前,要约人可以要求撤销该要约。但是撤销要约是有法律限制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