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应当及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以实现下列目的:(1)提供证据,作为注册会计师得出实现总体目标结论的基础,选项 A 不当选;(2)提供证据,证明注册会计师按照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计划和执行了审计工作,选项 C 不当选。除上述目的外,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还可以实现下列目的:(1)有助于项目组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2)有助于负责督导的项目组成员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履行指导、监督与复核审计工作的责任;(3)便于项目组说明其执行审计工作的情况;(4)保留对未来审计工作持续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的记录;(5)便于会计师事务所实施项目质量复核、其他类型的项目复核以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监控活动,选项D 不当选;(6)便于监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关要求,对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执业质量检查。

下列有关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注册会计师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可能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直接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但由于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在计划的范围内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选项 A 不当选。如果内部审计没有采用系统、规范化的方法,注册会计师不得利用内部审计的工作,不是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选项 C 不当选。在利用内部审计人员提供直接协助之前,注册会计师应当:(1)从拥有相关权限的被审计单位代表人员处获取书面协议,允许内部审计人员遵循注册会计师的指令,并且被审计单位不干涉内部审计人员为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2)从内部审计人员处获取书面协议,表明其将按照注册会计师的指令对特定事项保密,并将对其客观性产生的任何不利影响告知注册会计师,选项 D 不当选。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下列情形:(1)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选项 A);(2)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选项 B);(3)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选项 D);(4)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例如,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可能导致没有发现误差(选项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