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财务报告包括附注,选项B错误。政府财务报告是反映政府会计主体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信息的文件,选项A正确;财务报告主要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以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选项C正确;政府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包括会计报表和附注,选项B错误、选项D正确。


选项A正确,企业发生存货盘亏及毁损时,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对于应由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款,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选项B正确,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选项C正确,企业发生存货盘盈时,借记“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选项D正确,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当一并结转,同时调整其销售成本,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
【知识点拓展】
1.存货和库存现金的盘盈、盘亏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2.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1)当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时,企业应当按照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差额: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2)转回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时,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3)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应当一并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等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等
[注意]
①“成本”指期末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
②可变现净值 = 存货的估计售价 - 进一步加工成本 - 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选项B),其中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选项A)和任意盈余公积(选项C)。选项D,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属于留存收益。
【知识点拓展】
①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②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2022年3月份,某企业发生与职工薪酬相关的事项如下:
(1)本月应付职工工资总额为400万元,“工资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列示的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300万元、车间管理人员工资为20万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为50万元、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为30万元。
(2)企业下设一所职工食堂,按每月每位在岗职工200元补贴给食堂,每月末以银行存款支付。企业在岗职工共计300人,其中产品生产工人200人,车间管理人员10人,行政管理人员60人,专设销售机构人员30人。
(3)企业行政部门经理10人,企业为其每人提供一辆自有汽车免费使用。每辆汽车每月计提折旧2 000元。企业为产品生产工人租赁一栋宿舍楼,每月租金50 000元,由企业承担租金,以银行存款按月支付。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 300
制造费用 20
管理费用 50
销售费用 3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400
会计分录如下:
确认补贴时:
借:生产成本 4(200×200/10 000)
制造费用 0.2(10×200/10 000)
管理费用 1.2(60×200/10 000)
销售费用 0.6(30×200/1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6
支付补贴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6
贷:银行存款 6
企业为行政部门经理提供汽车作为非货币性福利,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时:
借:管理费用 2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同时计提折旧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 2
贷:累计折旧 2
企业为产品生产工人租赁宿舍楼,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时:
借:生产成本 5
贷:应付职工薪酬 5
支付租金:
借:应付职工薪酬 5
贷:银行存款 5
职工薪酬总额=400(资料1)+6(资料2)+5(资料3)+2(资料3)=413(万元)。
管理费用=50(资料1)+1.2(资料2)+2(资料3)=53.2(万元),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销售费用=30(资料1)+0.6(资料2)=30.6(万元),选项B正确;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资料(1)至(3)均未涉及到营业成本,故营业成本=0(万元),选项C错误。

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三家独立公司。2022 年至 2023 年,甲公司发生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如下:
(1)2022 年 1 月 10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30 万元取得乙公司 25% 有表决权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当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 000 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符。
(2)2022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以其拥有的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对丙公司进行投资,取得丙公司60% 的股权,且能够对丙公司实施控制。该无形资产原值为 900 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 100 万元、计提减值准备 60 万元,投资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750 万元。当日,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 000 万元。
(3)2022 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 万元,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
(4)2023 年 3 月 10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80 万元。3 月 20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并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属于以合并方式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其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230
贷:银行存款 230
调整长期股权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20
贷:营业外收入 20
甲公司对于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并确定合并成本。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 750
累计摊销 1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0
贷:无形资产 900
资产处置损益 10
甲公司采用权益法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 万元,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00×25%)25
贷:投资收益 25
甲公司采用成本法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甲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3 月 10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80×25%)2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0
3 月 20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期末余额= 250(资料 1)+ 750(资料 2)+ 25(资料 3)- 20(资料 4)= 1 005(万元)。

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应记入( )科目。
长期借款利息,属于筹建期间,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财务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