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成本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或产品,都按劳务或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采用简化计算方法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企业已经发出但不能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要作为“发出商品”核算,借记“发出商品”科目(选项D正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选项A错误)。 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及结存,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材料,应作为“在途物资”核算,因此选项B错误;“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是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所用的科目,因此选项C错误。
【知识点拓展】
发出商品销售业务:
①企业向客户转让商品的对价未达到“很可能收回”收入确认条件时: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②已发出的商品被退回:
借:库存商品
贷:发出商品
③收到货款或取得收取货款权利时:
确认收入: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已销商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甲公司计入“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有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38+20)×7%=4.06(万元);教育费附加应纳税额=(实际交纳的增值税+实际交纳的消费税)×适用税率=(38+20)×3%=1.74(万元);记入“税金及附加”项目的金额 =20+4.06+1.74 =25.8(万元)。
【知识点拓展】
初级阶段涉及主要税种的核算(增值税除外):

甲公司与乙公司、丙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三家独立公司。2022 年至 2023 年,甲公司发生与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如下:
(1)2022 年 1 月 10 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30 万元取得乙公司 25% 有表决权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当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1 000 万元,与账面价值相符。
(2)2022 年 6 月 30 日,甲公司以其拥有的无形资产作为对价对丙公司进行投资,取得丙公司60% 的股权,且能够对丙公司实施控制。该无形资产原值为 900 万元,已计提累计摊销 100 万元、计提减值准备 60 万元,投资日该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750 万元。当日,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 1 000 万元。
(3)2022 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 万元,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
(4)2023 年 3 月 10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 80 万元。3 月 20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并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属于以合并方式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应调整其初始投资成本。账务处理如下: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230
贷:银行存款 230
调整长期股权初始投资成本: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20
贷:营业外收入 20
甲公司对于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并确定合并成本。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丙公司 750
累计摊销 1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60
贷:无形资产 900
资产处置损益 10
甲公司采用权益法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100 万元,甲公司应作如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00×25%)25
贷:投资收益 25
甲公司采用成本法对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丙公司实现净利润 200 万元,甲公司不作账务处理。
3 月 10 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 (80×25%)2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 20
3 月 20 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时:
借:银行存款 20
贷:应收股利 20
资产负债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期末余额= 250(资料 1)+ 750(资料 2)+ 25(资料 3)- 20(资料 4)= 1 00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