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本题来源:2023年《经济基础知识》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两部门经济中,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的总和,所以有GDP=Y=C+I。

又因为消费函数为C=200+0.5Y,投资I=500亿元,代入上式可得:Y=200+0.5Y+500=1400(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引致需求。

引致需求的概念反映了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之间的联系。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因此,不但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者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上所处的市场状态也会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并最终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统计调查的方式。

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由于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一般每隔10年或5年进行一次。经济普查每10年进行两次,分别在每逢年份的末尾数字为“3”和“8”的年份实施。人口普查逢“0”的年份进行,农业普查逢“6”的年份进行,均为每10年一次。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单选题]2023年我国开展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出建立以(    )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
  • A.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
  • B.地方财政资金监管机构
  • C.中央财政部门地方派出机构
  • D.地方金融监管办公室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演变。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2023年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方案》中与金融监管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

(1)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

(2)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以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地方派出机构为主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压实地方金融监管主体责任。

(3)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4)统筹推进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改革。

(5)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

(6)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统一规范管理。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它是发行的银行和(    )。

  • A.国际的银行
  • B.银行的银行
  • C.政府的银行
  • D.商业的银行
  • E.政策性银行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中央银行制度。

中央银行也称货币当局。它不同于一般商业银行,处于金融中介体系的中心环节,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选项B】和政府的银行【选项C】,具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和银行的双重性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经济活动中,属于政府经济活动主要范围的有(    )。
  • A.保障贸易顺差
  • B.调节收入分配
  • C.保证国有企业利润
  • D.控制商品市场价格
  • E.维持有效竞争
答案解析
答案: B,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2)矫正外部性。

(3)维持有效竞争【选项E】

(4)调节收入分配【选项B】

(5)稳定经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E。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