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料(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根据资料(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根据资料(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根据资料(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该行为属于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 B、可责令甲企业限期改正
-
C、
可对李某处以罚款
-
D、
李某5年之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选项B、C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选项A、B、D,单位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人、会计管理机构负责人、档案管理机构经办人、会计管理机构经办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选项C,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会计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会计凭证不得销毁。
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选项A正确。接替人员应当继续使用移交的会计账簿,不得自行另立新账,以保持会计记录的连续性,选项B错误。移交人员在办理移交时,要按移交清册逐项移交,接替人员要逐项核对点收,选项C正确。移交人员(李某)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选项D错误。
选项A,虚增营业收入,属于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选项B,甲企业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选项C、D,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李某)可以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其中的会计人员,5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根据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下列情形中,税务机关可要求纳税人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有( )。
选项A、B:属于纳税人“应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情形。

甲餐具生产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从事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24年8月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1)收购原木用于生产木制一次性筷子,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发票注明买价35 2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452元。
(2)采取预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次性餐具。8月1日双方签订销售合同,8月3日预收全部含税货款113 000元,另收取包装费3 390元;8月15日和8月25日各发出50%的餐具。
(3)受托加工木制一次性筷子,收取不含增值税加工费17 100元,委托方提供原材料成本39 900元。甲餐具生产厂无同类木制一次性筷子销售价格。
已知:增值税税率为13%,农产品扣除率为10%,木制一次性筷子消费税税率为5%。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小题。
(1)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不属于“非正常损失”),对应的进项税额准予抵扣,“452元”不需要减除,选项C、D排除。(2)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13%税率货物的农产品,按照10%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甲餐具生产厂收购原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买价(35 200元)×10%,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
除另有规定外,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1)包装费属于价外费用,应价税分离后并入销售额计税,选项B、D错误。(2)“113 000元”为含税货款,“3 390元”亦为含税金额,均应作价税分离处理,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首先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甲餐具生产厂无同类木制一次性筷子销售价格),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比例税率)=(39 900+17 100)÷(1-5%)=60 000(元);应代收代缴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60 000×5%=3 000(元)。

某超市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生的下列行为中适用免税规定的是( )。
选项A,超市并非“农业生产者”,销售农产品并非都适用免税规定。选项C,超市并非“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不适用免税规定。选项D,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计算机,可能适用简易征收办法减按2%的征收率征收,也可能按适用税率征收,但无论何种方法征收都不适用免税规定。

根据契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契税纳税人的是( )。
根据规定,契税的纳税人,是指在我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土地、房屋继承行为,不属于契税的征税范围,因此,张某不属于契税的纳税人(选项A不正确)。土地、房屋权属的“承受方”是契税的纳税人,A企业是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方”,因此,A企业不是契税的纳税人(选项B不正确)。出租行为并没有引起房屋权属发生转移,因此,李某不是契税的纳税人(选项C不正确)。B企业是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受让方”,因此,B企业是契税的纳税人(选项D正确)。

根据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况应认定为工伤的是( )。
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①故意犯罪;②醉酒或者吸毒;③自残或者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