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产能力指数法估算,该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额为( )万元。(已知生产能力指数n=0.5)
该拟建项目工程费用与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为( )万元。(已知生产力指数n=0.5)
该拟建项目的基本预备费为( )万元。
若需要估算该拟建项目总投资,还需要计算( )。
-
A、
经营成本
-
B、
流动资金投资
-
C、
建设期利息
-
D、
涨价预备费

已知,与其同类型的某已建项目,年生产能力A1为600万吨,设备投资额C1为4 000万元,项目年生产能力A2为800万吨,已建项目设备投资的综合调价系数f为1,生产能力指数n=0.5,所以,该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额=4 000×(800/600)0.5×1=4 618.8(万元)。
按照公式C=l×(1+f1K1+f2K2+f3K3)+Q本题中,l为拟建项目设备费4 618.8万元,f1、f2、f3为1.3、1.2、1.1,K1、K2、K3为80%、30%、10%, Q为拟建工程的其他有关用途,所以C=4 618.8×(1+1.3×80%+1.2×30%+1.1×10%)=11 593.20(万元)。
11 593.20×6%=695.60(万元)。
本题考查建设项目总投资包含的内容。建设项目总投资包含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产投资三部分。选项D涨价预备费属于建设投资的内容。

下列建设工程计价方法中,属于建筑单位工程概算编制方法的是( )。
建筑单位工程概算编制方法有概算定额法、概算指标法和类似工程预决算法。实物量法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分项详细估算法是进行流动资金估算的方法,资金周转率法是推测投资额的简便方法。

某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M的持续时间是7天,最早完成时间是第13天,总时差是9天,则工作M的最迟开始时间是第( )天。
本题考查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最迟开始时间=最迟完成时间-持续时间,总时差等于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最早完成时间,本题中已知最早完成时间是第13天,总时差是9天,所以最迟完成时间=13+9=22(天)。最迟开始时间=22-7=15(天)。

在工程网络计划执行过程中,若某项工作进度比原计划拖后,而拖后的时间未超过其自由时差,则( )。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总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最大机动时间。工作的自由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对于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一定不会超过总时差。所以拖后时间如果未超过自由时差,就一定不会超过总时差,则对总工期及后续工作都没有影响。【注意】不超过自由时差——不影响后续工作;不超过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

(四)某项目现有三个互斥的投资方案A、B、C,欲从中选择最有利的方案,三个投资方案的投资额及一年后的净收益率如下表所示。各方案的寿命期都是一年,一年后的净残值为零。假设基准收益率为6%。
-300+375/(1+i)=0,得到i=25%,因此选择C。
净现值=-400+483/(1+6%)=55.66(万元)。
对于寿命期相同的互斥方案的选择,可以采用净现值发、净年值法、增量内部收益率法、增量净现值法进行评选,因此选项AB正确。
NPVA=-200+260/(1+6%)=45.28(万元),NPVB=-300+375/(1+6%)=53.77(万元),NPVC=-400+483/(1+6%)=55.66(万元)。因此最佳选择为C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