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公司2016年至2018年发生的相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6年12月20日,永恒公司就应收知了公司账款8 000万元与知了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合同。合同规定:知了公司以其拥有的一栋固定资产(写字楼)及一项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股权投资偿付该项债务;知了公司写字楼和股权投资所有权转移至永恒公司后,双方债权债务结清。
(2)2016年12月31日,知了公司将写字楼和股权投资所有权转移至永恒公司。同日,永恒公司该重组债权已计提的坏账准备为3 000万元;知了公司该写字楼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累计折旧3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当日的公允价值为2800万元;知了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为2 600万元,其中成本为2 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600万元,当日的公允价值为2 500万元。永恒公司将取得的写字楼作为办公用,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交易性金融资产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假定不考虑与写字楼相关的税费影响。
(3)2017年6月25日,永恒公司与大唐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将上述写字楼整体出租给大唐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2017年7月1日,租期为1年。永恒公司认为此时其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足够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上述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7年7月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3 000万元。
(4)2017年12月31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3 300万元。
(5)2018年7月1日,租赁期满,永恒公司将该写字楼出售给大唐公司,售价4 000万元,已收存银行。
永恒公司债务重组应当确认的损益=(2800+2500)-(8000-3000)=300(万元)(1分)
借:固定资产2800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500
坏账准备3000
贷:应收账款8000
信用减值损失300(2分)
知了公司债务重组利得=8000-2800-2500=2700(万元)(1分)
借:固定资产清理1700
累计折旧300
贷:固定资产2000(1分)
借:应付账款8000
投资收益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1700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一成本2000
一一公允价值变动 600
资产处置损益1100
营业外收入一一债务重组利得2700(2分)
借:管理费用70
贷:累计折旧70(1分)
借: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3000
累计折旧70
贷:固定资产2800
其他综合收益270(2分)
借:投资性房地产一一公允价值变动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1分)
借:银行存款4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4000(1分)
借:其他业务成本3300
贷:投资性房地产一一成本3000
一一公允价值变动300(1分)
借:其他综合收益270
贷:其他业务成本270(1分)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0
贷:其他业务成本300(1分)

偿还借款利息40万元属于筹资活动现金流出;以银行存款购买3个月到期的国债450万元,属于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之间的转换,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项目的金额=165+180+232=577(万元)。

甲公司是一家集团上市公司,拥有多个从事不同业务的子公司,各子公司的业务如下:
资料一:M公司是一家电信公司。2021年1月1日,M公司与客户签订专利许可合同,许可客户在5年内使用M公司的专利技术生产A产品。合同约定,M公司每年向客户收取的专利技术许可费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固定金额500万元,于每年末收取;二是按照客户A产品销售额的2%计算的提成,于第二年年初收取。根据以往年度的经验和做法,M公司合理预期不会实施对该专利技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
2021年12月31日,M公司收到客户支付的固定金额专利技术许可费500万元。2021年度,客户销售A产品200000万元。
资料二:B公司是一家建筑承包商,专门从事办公楼设计和建造业务。2021年2月1日,B公司与C公司签订办公楼建造合同,按照C公司的特定要求在C公司的土地上建造一栋办公楼。根据合同的约定,建造该办公楼的价格为15000万元,B公司分三次收取款项,分别于合同签订日、完工进度达到50%、竣工验收日收取合同造价的20%、30%、50%。
工程于2021年2月开工,预计于2023年底完工。B公司预计建造上述办公楼的总成本为13000万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B公司累计实际发生的成本为7800万元。B公司按照累计实际发生的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履约进度。
其他有关资料:M公司将专利技术许可费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M公司和B公司估计,因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有权取得的对价很可能收回。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
M公司授予知识产权许可属于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理由:M公司可合理预期不会实施对该专利技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活动(某一时段履行的履约义务要求同时满足三个条件,M公司不满足),应当作为在某一时点履行的履约义务。
企业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并约定按客户实际销售或使用情况收取特许权使用费的,应当在客户后续销售或使用行为实际发生(由于企业在年末才计算出当年的销售额,所以是12月31日)与企业履行相关义务(企业在年初转让专利使用权,所以是1月1日)二者孰晚的时点确认收入。即M公司按照客户A产品销售额的2%收取的提成应于2021年12月31日确认收入。
2021年1月1日:
借:长期应收款2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5)2500
2021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500
贷:长期应收款500
借:应收账款(200000×2%)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0
B公司的建造办公楼业务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
理由:B公司按照C公司的特定要求在C公司的土地上建造一栋办公楼,满足在某一时段内履约义务三个条件之一的“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因此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
B公司2021年度的合同履约进度=7800÷13000×100%=60%
B公司在2021年应确认的收入=15000×60%=9000(万元)
B公司在2021年应结转的成本=13000×60%=7800(万元)

甲公司是一家医药行业的高新科技企业。2021年2月1日,甲公司因研发新型抗癌药品向政府部门申请1000万元补贴,其中600万元用于补贴采购研发设备,400万元作为人才引进的奖励。2021年3月1日,甲公司收到政府部门的补助资金,开启项目进入研究阶段,开始采购设备以及招聘资深技术人员。2021年3月31日,甲公司购入不需安装的研发设备一台,实际成本1200万元,使用寿命10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净残值。当月甲公司支付资深技术人员工资50万元。截止2021年4月30日,甲公司尚未进入开发阶段。甲公司采用净额法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
本题不考虑增值税等相关税费及其他因素。
要求:编制2021年3~4月份上述业务涉及的会计分录(单位:万元)。
甲公司采用净额法对政府补助进行会计处理。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2021年3月1日,收到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1000
贷:递延收益1000
2021年3月31日:
(1)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借:固定资产1200
贷:银行存款1200
借:递延收益600
贷:固定资产600
(2)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
借:递延收益5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50
2021年4月30日,计提设备折旧的会计处理: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200-600)÷10÷12]5
贷:累计折旧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