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根据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犯罪主体须为税务人员的是(  )。
  • A.玩忽职守罪
  • 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
  • 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
  •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选项A: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选项B:徇私舞弊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办理发售发票、抵扣税款、出口退税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选项C: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的犯罪主体是海关、外汇管理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选项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犯罪主体是行政执法人员。
立即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2018年税务师《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真题
点击去做题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物权变动中,以登记作为对抗要件的是(  )。
  • A.以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设定抵押权
  • B.转让汽车所有权
  • C.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权
  • D.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选项ACD: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登记生效)。选项B:船舶、航空器和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登记对抗)。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刑事诉讼法》及有关规定,下列关于审判公开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 A.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一审、二审都应当公开进行
  • B.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应当允许新闻媒体实况转播
  • C.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 D.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不公开审理
  • E.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 A,B,D
答案解析:选项ADE: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开庭审理时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选项B:人民法院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报道。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据《合伙企业法》规定,下列关于普通合伙企业合伙事务执行及管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受托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是合伙企业的负责人
  • B.合伙人一律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 C.合伙人可以分别执行合伙事务
  • D.执行事务合伙人对其他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提出异议时,其他合伙人应当暂停该事务的执行
  • E.合伙企业可以委托一个或数个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执行合伙事务
答案解析
答案: C,D,E
答案解析:选项A:受托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不是合伙企业的负责人或者法定代表人,而是一种基于委托而产生的代理关系。选项B: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或者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外,普通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行政许可法》及国家税务总局有关公告规定,下列关于税务行政许可申请、受理、审查及决定程序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对能够当即办理的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税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仍应出具《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不得直接出具和送达《准予税务行政许可决定书》
  • B.具备条件的地方,申请人可以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和网上办理平台提出申请
  • C.税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审查许可申请,以书面审查为原则;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实地核实的,由两名以上税务人员进行核查
  • D.税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与申请人不在同一县(市、区、旗)的,申请人可在规定期限内选择由其主管税务机关代为转报申请材料,代办转报一般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
  • E.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请,税务机关不得拒绝;申请人报送的材料应包括代理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选项A:对能够当即办理的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出具和送达《准予税务行政许可决定书》,不再出具《税务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选项D:税务行政许可实施机关与申请人不在同一县(市、区、旗)的,申请人可在规定的申请期限内选择由其主管税务机关代为转报申请材料,代办转报一般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选项E:申请人可以委托代理人提出申请,税务机关不得拒绝;代理人办理受托事项时,应当出具有效身份证件和委托证明。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不定项选择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
  • 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 B.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C.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行为
  • D.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 E.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答案解析
答案: B,E
答案解析:选项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未经追认效力待定),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即有效。选项C:狭义的无权代理行为效力待定,被代理人追认的,行为有效;被代理人拒绝追认的,行为无效。选项D: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