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时,需要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分摊到A型号的合同价款=150×70÷(70+105)=60(万元),分摊到B型号的合同价款=150×105÷(70+105)=90(万元)。
【夺分锦囊】
收入确认和计量的基本步骤:

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管理费用。
【知识点拓展】
各资产清查的处理:

当期发生净亏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选项A错误。
选项B计提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
贷:盈余公积
选项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选项D注销库存股: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
或:
借:股本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提示]库存股属于所有者权益的备抵科目,回购股票库存股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注销库存股不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应用,A选项说法不正确。
【知识点拓展】
会计科目和账户
(一)、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的定义
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是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会计信息的基础。
2.会计科目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1)资产类科目
(2)负债类科目
(3)共同类科目
(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5)成本类科目
(6)损益类科目
3.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
(1)总分类科目
(2)明细分类科目
(二)、账户
1.账户的定义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2.账户记载的内容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等四项,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3.账户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1)资产类账户
(2)负债类账户
(3)共同类账户
(4)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5)成本类账户
(6)损益类账户
4.账户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类:
(1)总分类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

选项A表述太过绝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通常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没有错误,不是绝对无错误。
选项B表述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会计人员在企业存在未达账项的情况下,为调节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开出的对账单的账面余额,确定企业存款实有数而编制的,不能以此为依据调整账簿。
选项C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不能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记录的记账依据。
【知识点拓展】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至少每月一次)与银行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此予以调节,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注意]
①调节后余额为企业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②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表、实存账存对比表;
③不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财产物资清查盘存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前不规定清查日期,而是根据特殊需要临时进行的盘点和核对。不定期清查主要在以下情况下进行:(1)财产物资、库存现金保管人员更换时(选项A),要对有关人员保管的财产物资、库存现金进行清查,以分清经济责任,便于办理交接手续。(2)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时(选项D),要对受损失的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查明损失情况。(3)上级主管、财政、审计和银行部等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选项B),应按检查的要求和范围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验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4)开展临时性清产核资时(选项C),要对本单位的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便摸清家底。
【知识点拓展】
[注意]
①定期清查一般在年末、季末、月末进行;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②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