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时,需要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分摊到A型号的合同价款=150×70÷(70+105)=60(万元),分摊到B型号的合同价款=150×105÷(70+105)=90(万元)。
【夺分锦囊】
收入确认和计量的基本步骤:

在所有者权益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在等式的两边,要保持等式的恒等关系,资产和负债需要同增同减相同数额。
【知识点拓展】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该等式被称为财务状况等式、基本会计等式或静态会计等式,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2.收入-费用=利润
这一等式反映了企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被称为经营成果等式或动态会计等式。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编制利润表的依据。
3.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引起会计等式一边或两边有关项目相互联系地发生等额变动。当仅涉及会计等式的一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反方向的等额变动;当涉及会计等式的两边时,有关项目的金额发生相同方向的等额变动,但不会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以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选项A正确;以非合并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选项B正确;为合并发生的中介费用计入管理费用,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知识点拓展】
1.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借:管理费用[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非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
(1)初始计量原则:市场交易原则
(2)初始计量口径:公允价值(+投资费用)
(3)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价的公允价值+投资相关费用]
贷:对价[公允价值,非现金对价的,需要同时确认处置损益或股票发行溢价]
银行存款[支付投资相关费用]
借: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贷:银行存款
3.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方法:
(1)权益法:①具有重大影响(如联营企业);②共同控制(如合营企业)
(2)成本法:能够实施控制(如子公司)

甲公司和乙公司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家独立公司,2021年10月25日,甲公司以发行180万股普通股取得乙公司有表决权的股份80%,该股票面值为每股1元,市场价为每股5元。购买日乙公司的账面价值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20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购买日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为( )万元。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方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因此,投资日甲公司应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180×5=900(万元),选项C正确。
【知识点拓展】
非同控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1.初始计量原则:市场交易原则
2.初始计量口径:公允价值
3.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对价的公允价值]
贷:合并对价[公允价值,非现金对价的,需要同时确认处置损益或股票发行溢价]
借:管理费用[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权益性证券发行费用]
贷:银行存款

某企业2023年年度利润总额为6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5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年初数为25万元,年末数为1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年初数为20万元,年末数为35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2023年年末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应为( )万元。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450×25%=112.5(万元);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35-20)-(10-25)=30(万元);则该企业2023年年末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12.5+30=142.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