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B、C、D均正确。
【知识点拓展】
(1)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标准)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当事人解除劳动合同时,除另有约定外,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或者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后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和经济补偿,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3个月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请求解除竞业限制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4)在竞业限制期限内,用人单位请求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在解除竞业限制协议时,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额外支付劳动者3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5)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后,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约定,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 )。
选项A,违约金是指当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和竞业限制规定时,需向用人单位支付的金额,支付主体是劳动者。选项B,经济补偿金是指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失业所给予的补偿,支付主体是用人单位。选项C,赔偿金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在履行或者解除劳动合同过程中造成对方损失所需要付出的赔偿,支付主体是过错方(可能是用人单位,也可能是劳动者)。本题中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的约定,应向用人单位支付的是违约金。
【知识点拓展】
比较“五金”

执行特别程序的情形:(1)需要裁减人数为“20人以上”;(2)裁减人数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为“10%以上”。迅速浏览本题发现4个备选项均不足20人,可见进攻点为“10%以上”,即裁减人数大于等于10人(100×10%)时应执行特别程序;若不执行特别程序,则可裁减的人数最多为9人。
【知识点拓展】
经济性裁员
(1)需要听取工会意见,并且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的情况:
①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
②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
(2)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①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②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③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在6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竞业限制约定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选项A,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补偿金的数额由双方约定。选项B,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选项C,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选项D,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知识点拓展】

选项D,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动合同继续有效。
【知识点拓展】
劳动合同的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