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业收入” 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本项目应根据 “主营业务收入” 和 “其他业务收入” 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选项A,销售商品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选项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入应计入资产处置损益;选项C,提供劳务收入计入主营业务收入;选项D,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综上,选项B不应在利润表“营业收入”项目中列示。
【知识点拓展】
1.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2.主营业务收入: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取得的营业收入。
3.其他业务收入: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装物的租金、随同商品出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的销售收入、销售材料取得的收入等。
4.资产处置损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因出售、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

选项A表述太过绝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通常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没有错误,不是绝对无错误。
选项B表述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会计人员在企业存在未达账项的情况下,为调节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开出的对账单的账面余额,确定企业存款实有数而编制的,不能以此为依据调整账簿。
选项C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不能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记录的记账依据。
【知识点拓展】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至少每月一次)与银行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此予以调节,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注意]
①调节后余额为企业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②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表、实存账存对比表;
③不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财产物资清查盘存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2019年12月31日购入固定资产,应从2020年1 月开始计提折旧,即折旧年度为 2020-2023年。年数总和法下,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之和=4+3+2+1=10,年折旧率(折旧系数)依次为 4/10(2020年),3/10(2021年),2/10(2022年),1/10(2023年)。
2021年应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 × 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年折旧率=(121-1)×3÷10=36(万元)。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加速折旧的方法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甲公司2022年12月委托乙商店代销一批商品,代销价款为100万元(不含增值税)。本月收到乙商店交来的代销清单,代销清单列明已销售代销商品的60%,甲公司收到代销清单时向乙商店开具增值税发票。乙商店按代销价款的3%收取手续费。该批商品的实际成本为80万元。则甲公司本月应确认的销售收入为( )万元。
甲公司本月应确认的销售收入=100×60%=60(万元)。手续费计入销售费用,不冲减收入。

下列各项中,企业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有( )。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选项B)、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选项A)、特许权等。选项C,尚未注册登记的商标,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选项D,企业自创的商誉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无法与企业的整体资产分离而存在,不具有可辨认性,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