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项A表述太过绝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后,通常说明企业与银行双方记账没有错误,不是绝对无错误。
选项B表述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会计人员在企业存在未达账项的情况下,为调节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开出的对账单的账面余额,确定企业存款实有数而编制的,不能以此为依据调整账簿。
选项C错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不能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记录的记账依据。
【知识点拓展】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至少每月一次)与银行的“银行对账单”核对。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对此予以调节,如没有记账错误,调节后的双方余额应相等。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注意]
①调节后余额为企业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
②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库存现金盘点表、实存账存对比表;
③不可以作为调整账面数字的原始凭证:财产物资清查盘存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选项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当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有重大变更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项D,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选项A,库存商品盘亏损失,对于入库的残料价值计入到原材料,应由保险公司和过失人赔款计入其他应收款,扣除了残料价值和应由保险公司、过失人赔款后的净损失,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部分计入管理费用,属于非正常损失的部分计入到营业外支出; 选项C,向灾区捐赠的商品成本,应该计入到营业外支出。
【知识点拓展】
1.营业成本: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营业成本”的核算内容及账务处理:

每月应计提的利息金额=1 200 000×4%÷12=4 000(元),1月和2月需要计提利息,最后3月末,不用计提利息,直接计入当期的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利息 8 000 (1月、2月)
财务费用 4 000(3月当月)
贷:银行存款 12 000
【知识点回顾】
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


固定资产盘盈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盘亏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选项A表述错误;非正常损失导致的盘亏,应按其账面净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乘以适用税率计算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选项C表述错误。
【夺分锦囊】
(1)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重要的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2)非正常损失的固定资产盘亏,其负担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转出不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应按盘亏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已计提折旧)乘以适用税率计算。
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如下表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