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会引起企业实收资本金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有(    )。
  • 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 B.对外债券投资
  • 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 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
本题来源:2024《初级会计实务》押题密卷(二)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C
答案解析:

实收资本属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贷增借减,选项A,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实收资本增加:

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

选项B,对外债券投资,不影响实收资本: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资产类科目)

       贷:银行存款

选项C,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实收资本增加: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

选项D,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处置价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不影响实收资本。


知识点拓展

1.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加的情况及相关账务处理:

1)接受投资者追加投资

借:银行存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资本(股本)溢价

2)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借:资本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3)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借:盈余公积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2.实收资本(或股本)减少的情况及相关账务处理:

1)非股份有限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进行减资

借:实收资本

  贷:银行存款等

2)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股票

回购股票时:

借:库存股(每股回购价格×回购股数)

  贷:银行存款等

注销库存股(溢价回购)

借: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

注销库存股(折价回购)

借:股本

  贷:库存股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    )。
  • A.历史成本
  • B.公允价值
  • C.现值
  • D.可变现净值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采用历史成本法。


【知识点拓展】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构成产品成本的有(     )。
  • A.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
  • B.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成本
  • C.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
  • D.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薪酬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日常维修费用(选项A)、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薪酬(选项C)均记入“制造费用”科目,月末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成本(选项B)、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薪酬(选项D)均记入“生产成本”科目。故,选项ABCD都构成产品成本。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服务的特定对象,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因此A为正确选项。


【知识点拓展】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4个方面: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法律主体通常都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2.持续经营

企业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

3.会计分期(时间范围)

4.货币计量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排斥采用其他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对货币计量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说明。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答案解析
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A,固定资产根据有关科目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选项B,长期借款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选项D,应付职工薪酬根据明细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


【知识点拓展】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

(1)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2)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3)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知识点拓展

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1.判断条件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

(1)客户在企业履约的同时即取得并消耗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2)客户能够控制企业履约过程中在建的商品。

(3)企业履约过程中所产出的商品具有不可替代用途,且该企业在整个合同期间内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2.确认收入

(1)对于在某一时段内履行的履约义务,企业应当在该段时间内按照履约进度确认收入,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的除外。当履约进度不能合理确定时,企业已经发生的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当按照已经发生的成本金额确认收入,直到履约进度能够合理确定为止。

(2)企业应当考虑商品的性质,采用实际测量的完工进度、评估已实现的结果、时间进度、已完工或交付的产品等产出指标,或采用投入的材料数量、花费的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发生的成本和时间进度等投入指标确定恰当的履约进度,并且在确定履约进度时,应当扣除那些控制权尚未转移给客户的商品和服务。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①本期确认收入=交易价格×履约进度-以前会计期间累计确认收入

②成本=实际发生额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