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10+1.3= 11.3(万元)。
【知识点拓展】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含税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基本账务处理如下:
1.计提职工薪酬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含销项税的售价)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销项税的售价)
2.实际发放
(1)确认收入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含销项税的售价)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发行股票的溢价计入资本公积且其发行股票相关的手续费应从溢价中抵扣。所以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500×6-500-95=2 405(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2 905
贷:股本5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2 405
【知识点拓展】
股份有限公司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的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投资额)
贷:股本(股票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实际收到的投资额超过面值的部分)
[注意]
1.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时,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我国不允许折价发行。
2.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和回购股票支付的价款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均应按顺序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某企业 2021年年度利润总额为 1 800万元,其中本年度国债利息收入 200万元、已计入营业外支出的税收滞纳金 6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 25%。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 2021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根据税法的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税,税收滞纳金不得在税前扣除,所以该企业 2021年度所得税费用=(1 800- 200+6)× 25%= 401.5(万元)。
【知识点拓展】
所得税费用的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2.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3.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4.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下列各项中,企业应作为无形资产核算的有( )。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通常包括专利权(选项B)、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选项A)、特许权等。选项C,尚未注册登记的商标,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选项D,企业自创的商誉及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等,无法与企业的整体资产分离而存在,不具有可辨认性,按现行会计准则规定不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A企业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024年2月,该企业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共计800 000元,材料按生产进度陆续投入。本月甲产品完工400台,在产品200台,且其平均完工程度为50%,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各项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有( )。
甲产品在产品的约当产量=200×50%=100(台),选项C正确;
甲产品的单位成本=800 000÷(400+100)=1 600(元/台),选项B正确;
甲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1 600×400=640 000(元),选项A正确;
甲产品的在产品成本=1 600×100=160 000(元),选项D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