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结转分录:
借:资产处置损益
贷:固定资产清理
报废毁损结转分录: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的处置
固定资产的处置,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资产类科目)。


生产线扩建后入账价值=更新改造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1 000-300+800=1 500(万元),选项D正确。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修理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计量:
1.改造后的入账价值=更新改造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2.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1)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20-60-0=60(万元);
(2)该生产线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账面原值=30×60÷120=15(万元);
(3)该生产线更新后的成本=生产线账面价值+改造发生的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60+30-15=75(万元)。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资本化)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修理等后续支出,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计量:
1.改造后的入账价值=更新改造前固定资产账面价值+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2.账面价值=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被替换部分的账面原值×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
[注意]
被替换部分无论是否有残料收入等经济利益的流入,都不会影响最终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知识点拓展】
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按规定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3)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4)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即已转入在建工程的固定资产)。
[注意]
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当月不提,下月开提;当月减少,当月照提,下月停提。(“提尾不提头”)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该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该作为无形资产管理和核算,不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