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答疑中心 / 详情
发布于2025-10-29 11:08:4719次浏览
相关问题讨论
变动成本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装运费包装费,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吗?(技术性变动成本) 按业务量计提的固定设备折旧是酌量性变动成本(可以改变),这个对吗? 1.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是不可改变的吗? 是,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 其单位成本由技术和设计客观决定(如单耗材料、标准工时),管理层不能随意改变。 ​ 2. 按业务量计提的折旧是酌量性变动成本吗? 不是,它属于技术性变动成本。 如每件产品折旧由设备价值、总产能等技术参数固定计算得出,管理层不能随意改变。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10-29 11:10 30次浏览 答疑老师您好! 这是我对这四个名词的个人理解 您看对不对? 1、应收账款 是 主要业务中 卖方出售给买方产品 应该收到的货款 属于是资产类会计科目 2、应付账款 对应的是主要业务中 买方收到卖方货物应该付的账款 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 3、预收账款 是 主要业务中 赁方向租方预先收的押金一类的账款 实则是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 后续需要归还给租方 4、预付账款 是 主要业务中 租房向赁方预先缴纳的押金充值等一类的账款 实则还是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 后续可以收回这笔账款 您对四个会计科目的理解基本正确 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是资产,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是负债。 注意预收账款的“归还”说法不严谨,负债的清偿方式不仅是退款,更多是通过履行义务(交货/服务)来抵消。预付账款作为资产的关键在于“索取权”,而不仅是“可收回”,要强调未来获取商品/服务的权利。 专业指导-小亚老师 2025-10-29 11:10 23次浏览 什么是银行保函?我只知道承兑汇票 和商业承兑汇票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银行保函是银行作为担保人,应申请人比如企业请求,向受益人出具的书面担保凭证,承诺若申请人未按约定履行义务比如付款、履约,银行将按保函约定向受益人赔付约定金额,核心是担保履约/付款 专业指导-韩韩老师 2025-10-29 11:07 26次浏览 老师好,昨天听课有个疑问,那就是两个企业之间互相交换固定资产,是视同买卖的对吧?为什么有的有增值税,有的没有呢? 换出的是“未抵扣过进项税的旧资产”(比如2009年前购入的、或用于简易计税的):按“3%减按2%”简易计税(不是真的不交,是低税率); 2. 题目/案例的简化:部分教材/题目为了聚焦会计处理,会省略增值税(实际业务必缴)。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29 11:03 17次浏览 请问中级会计实务分录金额右侧标注了单位到底扣不扣分?急急急,快出成绩了才发现这个问题,瑟瑟发抖,能不能给个准确说法?科目和金额数字倒是对的,就是多加了“万元”,大题的题干写的是“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考试评分的核心是会计科目使用的准确性和金额计算的正确性,只要科目没错、金额数字对,仅在金额后标注单位符合题干要求的万元,属于细节规范且不影响实质内容,一般不会因此扣分。你科目和金额都正确,只是补充了单位说明,大概率不会影响成绩,安心等待即可~ 专业指导-韩韩老师 2025-10-29 11:02 38次浏览 老师 这页讲的是啥?能简单说一下吗 这页讲的是销售百分比法预测外部融资需求量的基本原理: 核心逻辑是: 企业的敏感性资产(如存货、应收账款,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动的资产)会随销售额增加而增加,需要额外资金支持 ​ 企业的敏感性负债(如应付账款,随销售额同比例变动的负债)会随销售额增加而自然增加,能自发解决一部分资金需求 ​ 此外,企业的留存收益(净利润没分配的部分)也能内部补充资金。 所以,外部融资需求量 = 增加的敏感性资产 - 增加的敏感性负债 - 增加的留存收益。 专业指导-小熊老师 2025-10-29 11:00 27次浏览
相关精华答疑
精华 老师第二步,1450为什莫/2 2020年度乙公司实现的净利润1450万元是全年利润,而甲公司是2020年7月1日取得乙公司股权,仅需核算2020年下半年(7-12月)的净利润,因此用全年净利润除以2,得到下半年的利润(题目明确“每月利润均衡”,所以半年利润=全年利润÷2)。 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5000-4500=500万元)是无形资产导致的,该无形资产剩余使用年限10年,因此2020年下半年(6个月)需补提的摊销额=500÷10×(6/12)=25万元,这部分摊销会减少乙公司的净利润,所以调整后的下半年净利润=725(1450÷2)-25=700万元。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8 11:19 36次浏览 精华 问甲的初始入账金额 为什么20000*80% 你好同学!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本质是企业集团内部的资产重组。因此,不能使用被合并方(乙公司)自己报表上的价值(15,000万),也不能使用合并方(甲公司)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0,000万),而应站在​​最终控制方​​的视角,看这个资产在集团“合并报表”上值多少钱。 甲公司发行股票换取的只是乙公司​​80%​​ 的有表决权股份,并非100%的股权。因此,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应该是它获得的在最终控制方合并报表中所对应的那部分净资产份额。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公式为: ​​初始入账金额 = 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账面价值 × 持股比例 + 最终控制方收购被合并方时形成的商誉​​;在本例中,题目明确说明“与乙公司相关的商誉金额为零”,所以公式后半部分为0。 所以初始入账金额是:20,000万元(乙公司在集团账面上的总价值) × 80%(甲公司获得的份额) = 16,000万元。 如收到老师回复后仍有不清楚的地方,欢迎同学随时追问,加油~ 专业指导-穆易老师 2025-10-28 14:03 19次浏览 精华 这道题不会做,也不明白题干中的外加当年净利润的20%, 在求留存收益的增加时要1-20% 外部融资需求 =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 - 留存收益的增加 增加的敏感性净资产:10000×30%×40% = 1200万元 留存收益的增加:先算净利润,再考虑 “固定股利 + 净利润 20% 的额外股利”,即留存比例为1 - 20% 最终计算得 1150 万元所以外部融资需求 =1200 - 1150 = 50万元,选 A。 “1 - 20%” 是因为净利润中有 20% 用于额外股利,剩下的部分参与留存 专业指导-铮铮老师 2025-10-23 09:54 29次浏览 精华 想让老师解析一下这两个的区别? 预付年金现值 公式①:P=A×(P/A,i,n)×(1+i) 这里先计算普通年金现值 (P/A,i,n),即普通年金为 A,利率为 i,期数为 n 时的现值。因为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付款,比普通年金(期末付款)早一期,所以将普通年金现值乘以 (1+i),就得到预付年金现值。 公式②:P=A×[(P/A,i,n−1)+1] 可以把预付年金看作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再加上第一期期初的付款 A。(P/A,i,n−1) 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现值,再加上 A,就得到预付年金现值。 预付年金终值 公式①:F=A×(F/A,i,n)×(1+i) 先计算普通年金终值 (F/A,i,n),普通年金是期末付款,预付年金是期初付款,在计算终值时,预付年金的每一笔付款都比普通年金多计算一期利息,所以将普通年金终值乘以 (1+i),得到预付年金终值。 公式②:F=A×[(F/A,i,n+1)−1] 把预付年金的期数看作 n+1 期的普通年金,然后减去最后一期(第 n+1 期)多算的那笔付款 A。(F/A,i,n+1) 是期数为 n+1 的普通年金终值,减去 A,就得到预付年金终值。 总的来说,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收付,普通年金是在每期期末收付,预付年金现值和终值的计算都是在普通年金的基础上,考虑付款时间提前一期的影响,通过调整普通年金的现值或终值公式来得到。 专业指导-壹新老师 2025-10-20 16:30 21次浏览 精华 为什么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麻烦老师解析下 股权成本大于债权成本,核心原因是股东承担的风险远高于债权人,且债权有固定收益和优先受偿权,股权则没有。 1. 收益稳定性不同:债权人能按约定利率获得固定利息,收益确定;股东只能在企业盈利后获得分红,收益不固定且可能为零。 2. 清偿顺序不同:企业破产清算时,债权人对企业资产有优先受偿权,能优先拿回本金和利息;股东只能分配债权人清偿后的剩余资产,甚至可能血本无归。 3. 风险承担不同:债权人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只需关注企业是否有能力还本付息;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需承担全部经营风险,包括亏损、市场波动等。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21 09:40 19次浏览 精华 老师,我不理解圈1说减交易费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圈2又说不计入初始入账金额,计入投资收益 这其实是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费用的两种表述方式,本质是一致的 圈①的逻辑是:初始入账金额 = 总价款 - 交易费 - 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利息。这里的“减交易费”,是在计算初始入账金额时,把交易费从总价款里扣除,因为交易费不计入资产成本。 圈②的逻辑是:交易费本身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而是直接计入“投资收益”借方(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可抵扣的进项税单独核算)。 你看是否可以理解哈 专业指导-小纯老师 2025-10-14 11:48 68次浏览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立即提问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