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成本包括哪些科目?主营业务成本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一、营业成本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主营业务直接相关的成本支出,通常包括以下科目:
1. 主营业务成本:直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成本,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服务的成本。如:
制造业: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如折旧、水电费等)。
商贸企业:商品采购成本(扣除折扣或退回后的净额)。
服务业:提供服务的人工成本、外包费用等。
2. 其他业务成本:与主营业务无关但属于企业其他经营活动的成本。如: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销售原材料的成本;技术转让、出租包装物等活动的相关成本。
3. 营业税金及附加: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虽不直接计入成本,但属于营业总成本的组成部分。如: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等。
4. 特殊行业成本:根据行业特性,可能包括建筑业(工程直接材料、分包成本)和农业(种植或养殖的直接成本(如种子、饲料))。
会计处理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营业成本的确认需遵循以下原则:①配比原则:成本应与对应的收入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②实际成本法:按实际发生的成本计量,不得随意高估或低估。
5.实务注意事项
区分资本性支出与费用化支出:如固定资产购置支出不应计入营业成本。
成本结转方法: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需保持一致性。
二、主营业务成本是企业为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而直接发生的成本,是利润表中营业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具体内容因行业而异,以下是分行业的详细解析:
1. 制造业
直接材料成本: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辅助材料费用(如钢材、电子元件)。如:汽车制造中的钢材成本、电子产品中的芯片采购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一线工人工资、社保及福利费。如:装配线工人的计时工资。
制造费用:间接用于生产的费用,需按合理标准分配至产品成本。如:固定费用(厂房折旧、生产设备租金)和变动费用(水电费(与产量相关)、低值易耗品摊销)
政策依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制造费用需通过“生产成本”科目归集后结转至“库存商品”,销售时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2. 商贸企业
商品采购成本:购进商品的发票价格(扣除商业折扣、退回后的净额)。注意:运输费、关税等是否资本化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存货》判断。
存货跌价准备:若商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需计提并冲减主营业务成本(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3. 服务业
服务直接成本:提供服务所需的专项人工、外包费用。如: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工资、IT服务的外包开发费用。
合同履约成本:为履行服务合同发生的直接支出(如差旅费、专用工具摊销),需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资本化并分期结转。
4. 特殊行业
建筑业:工程直接材料、分包成本、项目现场人工。
农业:种子、饲料、养殖人工等直接支出。
5.会计处理要点
确认时点:收入确认时同步结转成本(配比原则)。
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FIFO)、加权平均法等需保持一致性(《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异常处理:非正常损耗(如火灾)计入“营业外支出”,不得混入主营业务成本。
实务案例
①制造业案例:某手机厂商生产一部手机的直接材料成本为2000元,直接人工500元,分摊制造费用300元,则单台主营业务成本为2800元。
②商贸企业案例:某书店采购图书单价50元(含税),销售时按60元定价,则主营业务成本为50元(假设无折扣)。
免责声明:本文为会计政策解读、考试指南及实务案例分享,不替代官方文件或执业建议。因政策时效性及实务差异,请以财政部最新文件及专业判断为准。
我也想问老师
赶快去提问吧









或Ctrl+D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