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关于宏观经济治理内涵和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治理要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最主要目标
  • B.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必须健全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机制
  • C.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充分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

  • D.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E.科学有效的宏观经济治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本题来源:2024年《经济基础知识》真题(考生回忆版) 点击去做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C,D,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选项A错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还必须健全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紧密配合的机制。特别是要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加大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E。

立即查看答案
立即咨询
拓展练习
第1题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在两部门经济中,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总支出,即消费支出的总和,所以有GDP=Y=C+I。

C=460+0.75Y,投资额为100亿元(I=100)代入上式得:

Y=C+I=460+0.75Y+100,即Y=460+0.75Y+100,可得0.25Y=560,因此,Y=2240(亿元)。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2题
[不定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抽样误差的有(    )。

  • A.调查者拒绝回答
  • B.抽样框误差
  • C.被访问者不在家
  • D.

    被访问者提供虚假信息

  • E.抽样的随机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抽样调查中的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指除抽样误差以外,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真值之间的差异。 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抽样框误差【选项B正确】

(2)无回答误差:被调查者不在家、因病无法接受调查、拒绝接受调查等【选项AC正确】

(3)计量误差:调查员在调查中有意无意地诱导被调查者,调查中的提问错误或记录答案错误,调查人员有意作弊,由于问卷的原因受访者对调查问题的理解上有偏误,受访者记忆不清,受访者提供虚假数字等【选项D正确】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ABCD。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不定项选择题]契税征收范围包括(    )。
  • A.土地、房屋典当、分拆(分割)、抵押以及出租等行为
  • B.企业破产清算期间,对非债权人承受破产企业土地、房屋权属
  • C.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 D.以获奖方式取得房屋产权
  • E.法定继承人通过继承承受土地、房屋权属
答案解析
答案: 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契税。

【选项A错误】土地、房屋典当、分拆(分割)、抵押以及出租等行为,不属于契税的征收范围。

【选项E错误】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的,不征收契税。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CD。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单选题]

下列统计变量中,属于顺序变量的是(    )。

  • A.学生年龄
  • B.工人工资等级
  • C.原油价格
  • D.年末总人口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变量和数据。

【选项ACD错误】属于定量变量。

【选项B正确】变量的取值表现为类别且具有一定顺序时被称为顺序变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B。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清晰性又称可理解性,要求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要使用这些信息,要使用,就必须先了解会计信息的内容,否则就谈不上会计信息的使用,这就要求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清晰、简明、易懂,能为大多数使用者所理解,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应该用规范文字加以表述,以便有关部门和人员正确理解,合理利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D。

点此查看答案
  • 激活课程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