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不定项选择题]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均为13%。2024年5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进行债务重组,重组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账款账面余额为4000万元,已提坏账准备400万元,其公允价值为3600万元,乙公司以一批存货抵偿上述账款,存货账面余额为35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增值税为39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乙公司下列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 A.乙公司应确认营业收入3000万元
  • B.乙公司应结转库存商品账面价值3300万元
  • C.因该债务重组影响乙公司当期损益金额为310万元
  • D.因该债务重组影响乙公司当期损益金额为700万元
答案解析
答案: B,C
答案解析:

乙公司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4000

  存货跌价准备200

 贷:库存商品3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0

   其他收益310

查看答案
本题来源: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去题库练习
拓展练习
第1题
[单选题]下列关于债务重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以组合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应当将所清偿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权益工具和重组债务的确认金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其他收益或投资收益
  • B.以修改其他条款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如果修改其他条款导致债务终止确认,债务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重组债务,终止确认的债务账面价值与重组债务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 C.债务人采用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初始确认权益工具时,应当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所清偿债务的公允价值计量
  • D.债权人受让存货,应当按存货的公允价值入账,放弃债权的账面价值与受让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答案解析
答案: D
答案解析:

债权人受让存货,应当按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加上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其他成本之和作为其入账成本;放弃债权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科目。


【知识链接】

债权人和债务人在不同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重组损益的会计处理如下表所示。

点此查看答案
第3题
[判断题]

对于债权人,债务重组采用组合方式进行的,一般可以认为对全部债权的合同条款作出了实质性修改。

  • A.
  • B.
答案解析
答案: A
答案解析:本题表述正确。
点此查看答案
第4题
[判断题]

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以债务人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替换原债权债务,属于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  )

  • A.正确
  • B.错误
答案解析
答案: B
答案解析:

以债务人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替换原债权债务,不属于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本题表述错误。


【知识链接】

在判断债务重组方式时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债务人可能以不符合确认条件而未予确认的资产清偿债务。例如,债务人以未确认的内部产生品牌清偿债务,债权人应在获得的商标权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前提下才可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2)实务中,有些债务重组名义上采用“债转股”的方式,但同时附加相关条款,如约定债务人在未来某个时点有义务以某一金额回购股权,或债权人持有的股份享有强制分红权等。对于债务人,这些“股权”可能并不是相关准则规定的权益工具,从而不属于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 

(3)债权人和债务人还可能协议以一项同时包含金融负债成分和权益工具成分的复合金融工具(例如:可转换公司债券)替换原债权债务,这类交易也不属于债务人将债务转为权益工具的债务重组方式。

点此查看答案
第5题
[简答题]

接上题,若双方商定甲公司将所持有的一项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相同)用于抵偿债务,并于当日办理了相关手续。

该金融资产于债务重组日账面价值为1050万元,其中成本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50万元,当日公允价值为1100万元。不考虑相关交易费用。

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分别编制甲、乙公司与债务重组有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
答案解析:

(1)债权人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100

        坏账准备150

        投资收益250

     贷:应收账款 1500

(2)债务人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借:应付账款1500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1000

                              ——公允价值变动50

         投资收益450

借:其他综合收益50

 贷:投资收益50

点此查看答案
  • 领取礼包
  • 咨询老师
  • 在线客服
  • 购物车
  • App
  • 公众号
  •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