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体现了“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股利分配原则。选项B正确。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3年2月28日,甲公司购入一台需安装的设备,以银行存款支付设备价款12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15.6万元。3月6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费0.6万元(不含增值税)。4月10日,设备开始安装,在安装过程中,甲公司发生安装人员工资0.8万元;领用原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的成本为6万元,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0.78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为6.3万元。设备于2023年6月20日完成安装,达到设备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甲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该设备2023年应计提的折旧是( )万元。
该设备的初始入账价值=120+0.6+0.8+6=127.4(万元);2023年应计提折旧=127.4/10×(6/12)=6.37(万元)。


选项A,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形成的负债在结算前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B,将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重分类为金融负债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不影响损益。
选项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D,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选项E,企业修改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协议中的条款和条件,使其成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在修改日,企业应当按照当日所授予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将截至修改日已取得的服务计入资本公积,同时终止确认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在修改日已确认的负债,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某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为5 000台,每台单价12万元,该企业边际贡献率为40%,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为70%。
该企业现在实行的信用条件为“1/10,n/30”,有70%的客户在第10天付款,剩余30%的客户在信用期满时付款。商业信用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1%,坏账损失占销售收入的4%。
企业为扩大销售规模,该企业计划实施新的信用政策,改变信用政策后,信用条件为“2/10,1/30,n/60”,实行新的信用政策可以增加30%的销售量,预计有30%的客户在第10天付款,40%的客户在第30天付款,剩余的客户在信用期满时付款。商业信用管理成本占销售收入的2%,坏账损失占销售收入的5%。预计企业的单价和变动成本率不变且假设盈亏临界点作业率不变,资金的机会成本率为12%,一年按360天计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原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期=70%×10+30%×30=16(天)
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5 000×12/360×16×(1-40%)×12%=192(万元)
新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的平均收现期=10×30%+40%×30+30%×60=33(天)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5 000×12×(1+30%)/360×33×(1-40%)×12%=514.8(万元)
增加的应收账款机会成本=514.8-192=322.8(万元)。
原信用政策:
管理成本=5 000×12×1%=600(万元)
坏账损失=5 000×12×4%=2 400(万元)
新信用政策:
管理成本=5 000×12×2%×(1+30%)=1 560(万元)
坏账损失=5 000×12×5%×(1+30%)=3 900(万元)
增加的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3 900+1 560)-(600+2 400)=2 460(万元)
原信用政策:
现金折扣成本=5 000×12×1%×70%=420(万元)
新信用政策:
现金折扣成本=5 000×12×2%×(1+30%)×30%+5 000×12×1%×(1+30%)×40% =780(万元)
增加的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780-420=360(万元)
原信用政策:
增加的利润=5 000×12×40%×(1-70%)-192-600-2 400-420=3 588(万元)
新信用政策:
增加的利润=5 000×12×(1+30%)×40%×(1-70%)-514.8-1 560-3 900-780=2 605.2(万元)
增加的利润=2 605.2-3 588=-982.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