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 2020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
计算确定 2020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说明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编制 202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收回该写字楼并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的相关会计分录。
计算确定 2022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说明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计算确定 2023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说明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编制 2023 年 12 月 31 日出售该写字楼的会计分录。

2019 年 12 月 31 日,购入并立即出租该写字楼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 成本 4 800
贷:银行存款 4 800
2020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 公允价值变动 5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50
2020 年 12 月 31 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为 5 350 万元;计税基础= 4 800 - 120 = 4 68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 350 - 4 680 = 67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670×25% = 167.50(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67.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67.50
① 2021 年 12 月 31 日,甲公司收回该写字楼并用于经营管理活动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 —— 公允价值变动 (5 776 - 5 350)426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26
借:固定资产 5 776
贷:投资性房地产 —— 成本 4 800
—— 公允价值变动 976
② 2021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账面价值为 5 776 万元,计税基础= 4 800 - 120 - 120 = 4 56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 776 - 4 560 = 1 216(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 216×25% - 167.5 = 136.50(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136.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136.50
2022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 5 776 - 5 776÷38 = 5 624(万元),
计税基础= 4 800 - 120×3 = 4 44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 624 - 4 440 = 1 184(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1 184×25% - 167.5 - 136.5 = -8(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8
贷:所得税费用 8
2023 年 12 月 31 日,该写字楼的账面价值= 5 776 - 5 776÷38×2 = 5 472(万元),计税基础= 4 800 - 120×4 = 4 320(万元),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 472 - 4 320 = 1 152(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 1 152×25% = 288(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88 - 167.5 - 136.5 -(-8)= -8(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8
贷:所得税费用 8
2023 年 12 月 31 日,出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5 472
累计折旧 304
贷:固定资产 5 776
借:银行存款 5 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 472
资产处置损益 328
同时结转,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288
贷:所得税费用 288

此题设备的报废净损失=残料收入+赔偿收款-固定资产报废时的账面价值。2022 年 9 月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300 + 20 = 320(万元),计算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年末累计折旧额时,应注意会计年度与折旧年度不重合时的处理,可分以下两种方法处理:
方法一:先以折旧年度划分计算维度第 1 个折旧年度(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9 月)的累计折旧额= 320×(2÷4)= 160 (万元);
第 2 个折旧年度(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9 月)的累计折旧额=(320 - 160)×(2÷4)= 80(万元),但仅需计算会计年度 2023 年 10 月至 12 月的累计折旧额= 80×(3÷12)= 20(万元)。
方法二:直接以会计年度划分计算维度
2022 年 10 月至 12 月的累计折旧额= 320×(2÷4)×(3÷12)= 40(万元);2023 年 1 月至 12 月的累计折旧额= 320×(2÷4)×(9÷12)+[320 - 320×(2÷4)]× (2÷4)×(3÷12)= 140(万元)。
综上,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末累计计提的折旧额为 180 万元,至报废时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 140 万元(320 - 180),所以该设备报废处理后的净损益= 15 + 20 - 140 = -105 (万元)(净损失),选项 B 当选。




合并财务报表中按照权益法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取得投资当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10 000×80% = 8 0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8 000
贷:投资收益 8 000
应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 800×80% = 64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 640
贷:其他综合收益 640
分配现金股利调整减少长期股权投资= 5 000×80% = 4 000(万元)。
借:投资收益 4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 000
调整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40 000 + 8 000 - 4 000 + 640 = 44 640(万元)。
抵销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和乙公司所有者权益:
借:股本 15 000
资本公积 9 800
盈余公积 (4 900 + 1 000)5 900
其他综合收益 800
未分配利润——年末(20 300 + 10 000 - 1 000 - 5 000)24 3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44 640
少数股东权益 [(50 000 + 10 000 - 5 000 + 800)×20%]11 160
抵销甲公司投资收益与乙公司的利润分配:
借:投资收益 8 000
少数股东损益 2 000
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300
贷:提取盈余公积 1 000
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5 000
未分配利润——年末 24 300
2022 年 12 月 31 日,内部购销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
①
借:营业收入 5 000
贷:营业成本 4 520
存货 [(5 000 - 3 800)×(1 - 60%)]480
②
借:应付账款 5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00
贷:信用减值损失 300
③
借:资产处置收益 [2 600 -(2 500 - 2 500÷10×5)]1 350
贷:无形资产——原价 1 35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 350÷5×6÷12)135
贷:管理费用 135
2023 年 12 月 31 日,内部购销交易相关的抵销分录:
①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480
贷:营业成本 480
②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0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300
借:信用减值损失 300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300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 350
贷:无形资产——原价 1 350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3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135
借:无形资产——累计摊销 (1 350÷5)270
贷:管理费用 270









或Ctrl+D收藏本页